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州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以地理标志产品培育、打造地标品牌、强化地标保护、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推广普及和使用为切入点,让“土特产”变身“金名片”。
按照“历史有渊源、品牌有影响、市场有前景”的思路,选择地域特色鲜明、规模大、辐射力强、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切实把自然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通过地理标志精准赋能,加速培育区域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针对各县独特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产业特点,按照“发现一个培育一个,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工作原则,通过开展资源普查,将“同德牦牛”“同德白臀鹿”“贵南燕麦”“兴海牦牛奶”等有潜力的产品纳入重点孵化库,协助企业梳理产品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背景、品质特征等,完善申报材料,提高申报成功率,为后续的申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指导开展“贵南黑藏羊”地方标准复审,规范地理标志使用管理,着力打造地域主导品牌和产业集群,提升产品附加值。制作《海南藏族自治州地理标志名录》,成立2个商标品牌指导站,12家经营主体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年度总产值4275万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694万元,带动从业人员1394人。切实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筛选出食品加工、特色农产品优质企业,多次上门与省内知名流通企业沟通协调对接,了解其采购需求、品类标准及入驻流程,促成青海福运生态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海艾妮莎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29款特色产品入驻超市,为本地优质产品“走出去”开辟了新的通道,实现了“企业增效、超市增彩、百姓受益”的多方共赢。(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