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许创业)今年7月1日,作为全国首个指导企业如何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地方标准——深圳市地方标准《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指南》(DB4403/T 637—2025)正式实施。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处统筹市、区两级资源,联合坪山监管局、光明监管局等区一级监管部门,以“公益培训+标杆示范”组合拳,开展贯标行动,推动企业从“做什么、为什么做”转向“怎么做、我要做”,为深圳打造“质量强市(区)”“质量强链”“质量强企”升级版注入新动能。
顶层设计,标准先行——为全国输出“深圳方案”
据介绍,该地方标标准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起草工作历时两年,由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联合中兴通讯、比亚迪、荣耀等单位和龙头企业深度参与,结合深圳市经济发展实际,遵循企业经营管理基本规律,提炼总结了深圳优秀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的最佳实践经验,阐述了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的方法和路径,在建立健全全过程的质量组织、制定中长期质量战略规划、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推动质量改进与创新、强化质量合规管理、建立质量经济性分析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施指引。十分具有规范性、先进性、系统性、操作性等特点,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样板”。
市区联动,层层贯通——构建贯标“一张网”
7月30日,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深圳市2025年企业首席质量官公益培训班正式开班,吸引来自全市各产业企业的100余位质量管理者热情参与。随后,坪山监管局、光明监管局分别于8月1日、8月6日接力举办区级宣贯活动,150余家企业质量负责人积极参与。培训采取“线下集中授课+线上自主学习”双轨模式,线下邀请标准起草人、标杆企业CQO现场解析核心条款,线上依托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线上“Q学堂”推送14门精品课程,开放学习,大范围覆盖重点产业企业。学员提交登记表完成学时,经考核合格后,将被统一纳入省、市首席质量官人才库,在“深质贷”“深质投”等金融扶持政策中能够为企业加分。部分试点银行还对有首席质量官的企业及其个人在贷款上给予优惠。
场景教学,案例学习——破解落地“最后一公里”
“标准不是纸面文章,而是实战工具”。培训班精选中兴通讯“智能至简”数字化质量管理、比亚迪“零缺陷”全生命周期管控、格力电器CTFP质量技术创新循环等12个国家级典型案例,以场景化推演方式,手把手教会学员如何制定质量战略、搭建数字化质量平台、开展质量经济性分析。此外,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组织2025年企业首席质量官标杆研学系列活动,相继走进飞亚达、海柔创新的优秀企业,促进企业比、学、赶、帮。参与培训和交流活动的企业普遍反映:“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标准真正变成了生产力”。
示范引领,辐射湾区——迈向全国质量“新高地”
目前,深圳已有13000多名企业质量人参加了首席质量官培训,5000余人通过考核并获授证书,3000余家企业建立实施了首席质量官制度。其中,华为、中兴、比亚迪、安吉尔等头部企业CQO已进入公司决策层,形成了标杆示范。此外,深圳在华南地区首创深圳市第十五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5年深圳技能大赛——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成果竞赛,该赛事的启动将进一步激发首席质量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优胜选手将获得市总工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前8名参赛队伍还可申报“深圳工匠”培育计划。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推进已经形成工作系统,即:编著了一本教材《首席质量官必读手册》、制定了一项地方标准《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指南》、谱写了一首歌曲《我们是光荣的首席质量官》、打造了一个论坛“首席质量官(深圳)论坛”、设立了一项赛事“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成果竞赛”,构建了一个平台“首席质量官线上教育“Q学堂”、创办了“企业首席质量官俱乐部”等。接下来,深圳将持续以贯标行动为起点,以更创新的机制、更务实的举措,持续推动深化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输出“深圳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新范式,为质量强市、质量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深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