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管理

闭环破局 铁纪护航!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诉转案”机制构建维权新生态

2025-08-13 16:11:4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消费维权是市场监管的“民生窗口”,也是防范市场风险的“前沿阵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诉转案”全流程闭环机制,以投诉举报线索为切入点,将纪检监督贯穿案件查办全链条,破解了“调解易、立案难”“维权浅、溯源弱”等治理难题,形成了“线索-核查-立案-惩处-治理”的监管闭环,为市场监管领域提升维权质效探索了新路径、积累了实践经验。

三维靶向发力,构建线索转化“闭环链”

源头筛查精准化。建立“投诉数据研判机制”,对12315、12345等平台接收的投诉举报实行“双筛双审”:首筛由12315办公室按“违法嫌疑度、社会影响度、风险扩散度”三维指标综合研判,将涉及制售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明确违法线索,以及可能引发群体投诉、存在区域性风险的线索,直接标记为“高价值案件源”;再由法规科进行合法性复审,明确线索是否符合立案基本要件,最终由基层执法人员结合实地核查,判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机制运行以来,已精准筛查违法线索104条,为案件查办提供了清晰靶向。

流程管控可视化。建立“诉转案”电子台账,设置“线索登记-纪检备案-核查处置-结果反馈”四大节点,线索登记后7个工作日内未启动核查的,由12315办公室启动一级督办,下发《督办提醒函》并记录在案;超过10个工作日未形成核查报告的,启动二级督办,由12315办公室报驻局纪检组,纪检组介入进行工作约谈。机制运行以来,通过分级督办发出提醒函3份,确保线索核查及时率达到100%。

疑难会商制度化。成立由局主要领导、纪检组组长、分管副局长、执法支队、业务科室及基层分局负责人参与的“诉转案”会商专班,对涉及跨区域、多领域的复杂线索实行“联合会诊”。纪检组全程监督证据采集合法性,机制运行以来,对3起拟“以调代罚”的疑难案件提出纠正意见,推动立案查处,涉案金额超1万元。

纪检全程嵌入,筑牢执法监督“防火墙”

动态跟踪“无死角”。12315办公室建立“一案一督”台账,对立案案件实行“三查三看”:查执法程序,看是否存在违规取证;查自由裁量,看处罚幅度是否合理;查整改落实,看违法主体是否彻底纠错。机制运行以来,在驻局纪检组的监督下,监督检查案件6件,发现程序瑕疵19处,均督促整改到位。

问责倒逼“动真格”。制定《“诉转案”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压案不查、徇私枉法、裁量失当”等8类问责情形,针对2起线索核查敷衍塞责的案件,已纳入重点督办范围,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并在全局通报,着力形成“线索必核、核必从严”的震慑效应。

群众监督“全覆盖”。畅通12315、12345热线监督渠道,安排专人负责记录群众对“诉转案”工作的意见建议,建立“接收-研判-处置-反馈”的闭环处理机制。结合专项整治及民生实事等工作,向群众讲解“诉转案”机制流程及监督途径,引导群众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机制运行以来,已收集群众对维权工作的改进建议12条,均已纳入工作优化清单,切实将群众监督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的动力。

成效多维彰显,打造监管维权“新样板”

案件查办实现“量质双升”。机制运行以来,通过“诉转案”机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3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件,有力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风险防控呈现“初步成效”。从投诉线索中已排查出行业性风险隐患3类,为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衡器不准问题及民用“三表”等专项整治提供了精准靶向。通过机制推动,专项整治中新增立案查处关联案件8件,问题整改深度和覆盖面显著提升,相关领域投诉量持续保持下降趋势,“查处一案、规范一片”的治理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

机制创新凸显“实践价值”。该机制通过“线索筛查标准化、流程管控信息化、监督问责制度化”的探索,构建起更为高效的维权监管体系。其以投诉线索为纽带、以全流程监督为保障的运作模式,为市场监管领域破解维权难题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后续将持续优化完善,为更大范围的经验共享奠定基础。

下一步,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诉转案”机制改革,重点优化电子台账功能以提升线索识别效率,加强基层执法培训以提高办案能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以收集更多反馈,推动维权效能再提升,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贡献更多“七台河经验”。(李洋)

(责任编辑:陆明)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