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完成辖区内24家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信用风险分级评定工作,成为江苏省首个在特种设备领域系统性、标准化实施使用单位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区域,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提供了“徐圩样本”。
本次评定工作严格对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的总体部署及《江苏省特种设备信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要求,创新实践《徐圩新区特种设备安全信用管理建设方案》,对新区内重点单位实施了精准“信用体检”,标志着江苏省在深化特种设备信用监管、提升安全治理效能方面取得关键进展。
科学画像,信用分级精准化
徐圩新区市场监管局组织精干力量,创新采用“系统数据深挖+现场严查细核+多维信息交叉验证”三位一体评估模式,为受评单位精准“把脉”。
数据深挖:深度融合特种设备登记、检验、维保、隐患自查等关键系统数据;
严查细核:聚焦设备运行状态、管理制度落实、人员持证上岗等核心风险点;
交叉验证:联动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确保评定结果客观公正。
最终评定结果为:A级(低风险/信用优)0家、B级(一般风险/信用良)11家、C级(较高风险/信用中)12家、D级(高风险/信用差)1家,新区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全景图”首次清晰绘制完成。
分类施策,监管资源高效化
依托此次分级结果,徐圩新区已初步建成并动态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名录库,实现监管资源精准投放与高效配置。
资源优化:对C、D级单位实施高频次、高强度监管,对A、B级单位合理降低检查频次;
靶向治理:集中力量攻坚高风险单位隐患,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信用激励:为守信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强化正向激励,引导企业主动提升信用等级与本质安全水平。
创新示范,安全基石长效化
徐圩新区的先行先试,是落实总局、省局要求、探索信用赋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路径的关键一步。该模式显著提升了监管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效能,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压实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徐圩经验”。
“信用评定是精准监管的起点,而非终点。”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刘玉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严格依据名录库实施差异化监管,同步建立等级动态调整机制,对信用状况实施常态化监测和及时调整,推动形成‘精准画像-分类施策-动态管理-持续提升’的闭环机制,不断夯实特种设备安全基础。”
在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徐圩新区以信用为尺、数据为基,率先蹚出的这条分类监管新路,不仅为特种设备安全筑牢了智慧防线,更标志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加速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深化特种设备安全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徐圩新区市场监管局 魏晓东 张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