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盛夏已至,广西柳州迎来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这样的气候条件不仅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更为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滋生提供了“温床”。在此环境下,食品极易腐败变质,食品安全风险随之显著攀升。为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夏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为大家的“舌尖安全”筑牢防线。
生产销售环节:严把源头与流通关
食品生产销售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关卡,从原料采购入库到成品最终上架,每一个步骤都与消费者的健康紧密相连。倘若食品加工厂车间通风降温措施不到位,导致环境温度过高,可能使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就出现变质迹象;而像需要冷藏保存的酸奶、豆制品等,若被置于常温货架销售,其保质期会大幅缩短,潜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风险,食品生产销售企业需严守以下要求:
严把“原料关”。务必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供应商,对每批次原料质量进行严格查验,杜绝采购变质、受污染食材。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原料来源清晰可追溯。
规范储存管理。按食品特性分类存放,严格控制仓库温湿度。需冷藏冷冻的食品,必须严格按要求储存,严防仓储环节变质。
强化销售管理。定期检查货架食品保质期,及时清理临期、过期食品,杜绝问题食品流向消费者。
餐饮服务环节: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夏季是餐饮消费旺季,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期。餐饮单位日常运营中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如厨房卫生状况不佳、生熟食品处理不分,制作凉拌菜时使用被污染的砧板和刀具等,都为细菌大量滋生创造了条件。为打造安全餐桌环境,餐饮服务环节需做好以下几点:
严控“加工关”。保持厨房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消毒设备和餐具。加工过程严格执行生熟分开,严防交叉污染。
规范高风险操作。凉菜、生食海产品等,必须在专用操作间内,由专人使用专用工具及容器制作,降低安全风险。
科学备餐控量。合理预估食品制作量,避免食物长时间存放。肉类、海鲜等易变质食材,应坚持现用现买,确保新鲜度。
加强人员管理。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制度,发现患有发热、腹泻等病症人员,严禁其接触食品,防止疾病传播。
消费环节:做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在食品安全保障链条中,消费者作为终端环节,更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守护好自己与家人的健康。以下是为消费者提供的安全消费指南:
选购渠道正规化。优先选择正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食品。选购时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拒绝购买“三无”及过期变质食品。
生鲜食品重感官。购买肉类、蛋类、水产品时,挑选新鲜、感官正常的产品。发现异味、变色等异常,切勿购买。
外出就餐看环境。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信誉良好的餐饮单位就餐。就餐时注意观察菜品色泽和气味,发现异常及时向商家反映。
网络订餐多留心。尽量选择距离近、口碑好、证照齐全的商家订餐。收到餐品后检查包装完好性与食物新鲜度,避免订购凉菜、生食等高风险食品。
居家烹饪讲卫生。烹饪前彻底清洗食材;处理生熟食品分开使用刀具和砧板;肉类、蛋类务必烧熟煮透。剩饭菜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幸福,需要食品生产经营者、餐饮服务提供者及广大消费者共同发力、协同守护。如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或相关违法行为,请立即拨打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构建夏季食品安全屏障,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夏天!(通讯员 樊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