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市场监管局按照落实责任、预防为主、过程严管三原则,强化监督检查,开展全程驻点保障,确保赛会期间食品安全零事故,顺利完成辖区内赛事接待酒店、比赛场馆和志愿者用餐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
精心筹备。红山区市场监管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门组织成立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职责,制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措施,确保高效推动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同时,在全局抽调18名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骨干力量与6名保障经验丰富的监督人员成立赛事期间专职驻点保障队伍,并开展多轮业务培训,促进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尽心保障。突出酒店、场馆等核心区,严格全过程食品安全管控。赛前按照执委会安排,对接待酒店资质、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加工场所环境卫生以及供货商资质等开展了全面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确定使用的米、面、油、饮用水等进行了专项抽检,对酒店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开展了培训。赛事期间,保障小组全部入驻到位,实施全链条全过程驻点监督。每天认真对食材采购和储存、加工环境、加工程序、凉菜制作、餐具清洗消毒、备餐与供餐时间、食品中心温度、食品留样、供餐食谱以及赞助食品进行严格检查,并同步利用快速检测设备对蔬菜、水果、餐饮具等开展快速检测,及时筛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确保食材新鲜、加工规范、餐具清洁,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诚心服务。为进一步保障与会来宾和观众的饮食安全,组织专门的执法队伍提前介入,核实为赛事提供相关产品的企业资质及预包装食品和现制现售食品等食品安全情况,及时对企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对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督促相关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场馆中提供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本次运动会期间,红山区市场监管局共对5家酒店和1家学校食堂开展了驻点食品安全保障,核验菜单124份,监督留样4019份,开展快速检测1804批次,开展专项抽检148批次,保障运动员、与会来宾、媒体记者、志愿者等共14113人次、122餐次的饮食安全。下一步,红山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总结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经验,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来源:赤峰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