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辖区实际,聚焦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强化监督检查、规范执法流程、加强宣传引导,全方位筑牢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让群众吃得放心、买得安心。
“看到他们检查得这么仔细,我们买东西时心里也踏实多了”集美区灌口镇某食杂店内,一名消费者感慨地说道。近期,集美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农村地区食品经营者“小、散、杂”特点,充分运用网格化智慧监管系统,对辖区两千余家农村小食杂店、小超市等开展摸排,建立动态监管台账。聚焦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严厉打击“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突破“就案办案”思维,通过交易记录核查、关联证据比对等方式,对违法经营主体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精准打击。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116处。
在严格监管的同时,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同步加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宣传引导,线上微信公众号发布食安科普和消费提示,线下向农村食品经营者发放《告经营者一封信》,多渠道宣传普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提升消费者的维权能力,逐步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除此之外,集美区市场监管局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高频问题及群众投诉热点,梳理形成《集美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常见违法行为处理规范》,进一步明确监督检查流程和文书开具标准。该规范详细列明了7种常见责令改正情形、9种常见当场行政处罚情形的定性依据及罚则,为执法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对照这个规范,我们该怎查、怎么处理都有章可循,对经营者的指导也能一步到位,整治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了。”该局监管人员表示。
农村食品安全关乎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康,是民生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唯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筑牢“舌尖安全”的坚固防线。下一步,集美区市场监管局还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用扎实举措守护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王逸欣 柯跃宾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