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云南省洱源县市场监管局秉持“寓管于服、靠前发力”理念,以“绣花功夫”般的精准服务为指引,抽调25名业务骨干组建三支专项工作组,于7月11日,深入大理某企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织密安全“防护网”,筑牢产业前行的“压舱石”。
全链护航:拧紧食品安全“责任链”。食品安全服务小组以“从梅园到舌尖”的全流程思维,构建起覆盖梅果生产各环节的服务体系。在源头管控环节,工作组重点核验梅果原料供应商资质备案,细致核查新鲜度、农残等检验报告,确保“源头关口”严实可靠;进入生产车间,聚焦清洗、腌制、加工等环节的环境卫生、工艺参数及人员操作规范,尤其对发酵、杀菌等关键控制点实施“靶向指导”,让每一道工序都有标准可依;转向储存运输环节,工作人员细致检查成品仓库的温湿度调控、产品标识标注,以及冷链运输全记录,确保梅果品质从车间到市场全程可控。同步开展的食品安全宣教活动,通过剖析梅果行业典型案例、解读法规核心要点,将安全意识融入员工操作规范,实现“制度约束”与“意识提升”双轮驱动,让安全理念真正扎根生产一线。
精准排查:守牢特种设备“安全线”。特种设备服务小组聚焦梅果生产的核心设备,对锅炉、起重机械等关键设施开展“体检式”排查。工作人员对照国家标准逐条核查设备运行参数、维护保养档案及安全保护装置效能,既紧盯设备本体的运行状态,也深挖梅果生产场景中管理制度的落实细节。
针对排查发现的潜在风险,工作组当场与企业负责人“点对点”沟通:既直指问题根源,更结合梅果加工的独特属性,提供定制化整改方案。这种“发现问题—分析成因—指导整改”的闭环服务,推动安全隐患在萌芽状态即被化解,为生产设备装上“安全阀”。
政企联动: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服务过程中,监管人员与洱宝公司管理层围绕梅果产业发展痛点展开深度座谈。一方解读最新市场监管政策,一方倾诉企业在新品研发、合规生产中的实际困境,通过“政策宣讲—问题答疑—需求对接”的互动模式,让监管要求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这种“主动上门服务而非坐等问题上门”的工作模式,不仅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更构建起“监管有温度、服务有精度”的新型政企关系,为梅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下一步,洱源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以精准监管为梅果企业护航,用优质服务激发市场活力,为地方梅果产业营造安全、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让政企联动的“合力”,成为产业腾飞的“动力”。(洱源县市场监管局 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