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法治成为企业发展的“护航者”、市场秩序的“稳定器”,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市场监管局大桥分局创新打造“1+3+N”法治服务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机制、精准服务,探索出一条法治赋能基层市场监管的新路径。
模式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经营主体120余家次,解决法律难题3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场次,辖区企业合规经营率进一步提升,市场投诉率进一步下降。
1个服务站:法治服务的“全科门诊”
该分局依托接待大厅设置“法治服务站”,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各类主体提供法律咨询、信用修复、纠纷调解等六大“一站式”服务。分局法治员轮流“坐诊”,靠前服务,为前来咨询的企业“精准把脉”,提供市场监管领域法律建议,实现企业问题“药到病除”;同时,安排一名分局干部常驻“门诊”,收集整理各类“疑难杂症”,向上组织“专家会诊”,帮助企业“健康成长”。
3员团队:法治护航的“店小二”
大桥分局组建法律参谋员、助企服务员、法治宣传员的专业法治团队,构建起“预防-服务-宣传”三位一体的法治生态链。
法律参谋员:执法的“温度调节器”。积极与镇司法所衔接,邀请职业律师参与提供专业市场监管领域法律咨询,指导监督分局规范执法,严格落实轻罚免罚政策,与企业建立预警机制,形成“主动预防,事前预警”的法治模式。2025年4月,由分局查处的一起未按规定使用商品条码案,被省局选入“不予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助企服务员:企业的“专属小二”。“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敲门”的服务转变,是助企服务员履职的现实体现。分局执法人员充当助企服务角色,在监管执法的同时,靠前服务,加强企业合规指导。助企服务员在走访某网带制造企业时,了解到企业因管理滞后,导致成本持续高涨的突出矛盾,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助企服务员主动对接业务科室,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标准化管理,2024年,企业成本节省了近20%,企业效益大大提升。
法治宣传员:普法的“宣传喇叭”。大桥分局积极吸纳执法人员和社工干部化身宣传员,通过社区邻里节、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积极宣传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消费维权法治知识,开展微课堂、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学生食品安全、反餐饮浪费法律法规,通过合规指导、知识培训,宣传涉企法规,帮助企业理清法律边界,促进合规合法经营。全年共开展大小宣传活动20余次。
N方联动:法治协同的“共同体”
大桥分局通过整合注册审批、知识产权、消费维权等N个科室资源,实现业务联动、多方协同的法治机制。充分发挥各业务科室的专业优势,围绕企业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精准的法治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形成综合性的法治服务团队,有效提升法治工作效率和效果。
下一步,大桥分局正在积极谋划“法治服务2.0”升级版,通过建立企业合规评价,吸纳重点村居法律顾问,培育“企业法律明白人”队伍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形成区域市场监管法治建设新格局。(江都区市场监管局 刘勇翔 马震宇 通讯员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