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药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宁夏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保安全、护民生、促发展”为目标,自5月底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药品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扛起药品安全政治责任,以系统治理、精准施策筑牢药品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高位谋划,构建“一盘棋”责任体系。坚持“统筹推进、责任到人”原则,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全链条监管、全环节覆盖、全要素治理”目标任务。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组,构建“1+4+6”协同监管体系,打造“线索排查-精准打击-协同治理”闭环管理模式,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
靶向施治,重拳出击整治顽疾。聚焦药品安全风险高发领域,实施精准打击:药品零售领域,严查执业药师“挂证”、处方药违规销售、“回流药”非法流通等问题,重点核查药品购销渠道、温湿度记录及经营数据真实性,坚决打击篡改数据、虚假记录等违法行为。医疗美容行业,以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特殊药品为监管重点,对医美机构药品购进验收、冷链储运、使用追溯等环节开展“穿透式”检查,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制度,既查机构违规行为,又追药品来源渠道。中药材经营环节,针对土特产(调味料)食品商行开展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以“补肾丸”“养生酒”等名义制售假药、非法添加违禁成分、违规销售散装药酒等违法行为,坚决斩断违法利益链条。
创新驱动,提升智慧监管效能。构建“智慧监管+社会共治”模式,依托网络监测平台,对药品网络销售行为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线上违法线索;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政企民协同”的案源发现机制;深化与公安、卫健等部门协作,完善行刑衔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机制,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强化刑事司法震慑;建立“风险研判+熔断管控”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投诉举报线索,动态评估风险等级,对高风险企业、产品及时启动应急处置,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建立“责任、任务、问题”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开展“以案代训”“模拟执法”等实战化培训,全面提升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对整治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实行挂牌督办;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制度,定期复盘整治成效、晾晒工作进度,推动问题隐患“发现—整改—验收—巩固”全流程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共检查零售药店311家次、医疗美容机构22家次、生活美容机构34家次、土特产(调味料)食品商行87家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83份,警告20起,立案15起,向卫健部门移交非法行医案件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刑案件1起。
下一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推动药品安全治理从专项攻坚向常态长效跃升,不断提升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构建药品安全治理新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用药环境,为健康银川建设贡献力量。(来源:宁夏银川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