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管理

山东省肥城市市场监管局:水电气暖优惠落地“破四难” 民生红利直达“最后一米”

2025-07-03 16:53: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每月电费省了近一半,退费到账那天,我特意给市场监管局打了感谢电话!”山东省肥城市某托育机构负责人陈先生笑着说。肥城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践行肥城市委、市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市25家托育机构、25家养老机构、166家“一老一小”服务场所、近2万名困难群众,终于吃上了水电气暖优惠政策的“定心丸”。这场历时数月的政策落地攻坚,折射出市场监管部门直面难题、主动破局的民生担当。

直面“四大梗阻”:在矛盾交织中啃下“硬骨头”

政策落地初期,肥城市市场监管局便敏锐察觉到四大“卡脖子”问题:

一是非直供结算矛盾(转供)——因开发商水电气暖等“移交”历史遗留问题,改造费用分摊、责任划分无章可循,部分老旧小区、家属院存在水电非直供模式,物业代收环节成了“中梗阻”,水电损耗分摊是造成居民投诉的主要原因。

二是政策宣传断层——托育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新兴主体对优惠范围、申请流程、具体规定等“一问三不知”,“应享未享”成了普遍现象。

三是跨部门协作缺位——卫健、发改、民政、总工会等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及水电气企业信息不通畅,市场监管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各部门出台的惠民政策信息,各部门不能形成惠民红利落地合力。

四是物业利益固化——部分物业因管理惯性或逐利心态,对问题消极应付,甚至设置门槛阻碍政策执行。

“政策落不了地,群众就感受不到温暖。”肥城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十余次组织水电气暖企业、物业、托育机构“面对面”协调会,现场摆问题、剖矛盾、商对策,硬是在利益博弈的“乱麻”中理出了头绪。

创新“双轮驱动”:用机制破解“执行困局”

针对问题根源,市场监管局打出“机制创新+精准服务”组合拳:

一方面,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联合发改、卫健、民政、总工会等部门,将数据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推送至水电气暖企业,实现“数据即申请、数据代跑腿”,水电气暖企业立即主动办理,机构和困难群体无需申请,次月享受优惠政策,彻底打通“最后一公里”盲区。

另一方面,探索“利益协调柔性方案”——对直供小区,推行“申请即办”或“数据即办”(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推送的数据)快速通道;对非直供小区,采取“加装计量装置+企业直结算”“企业让利物业+物业让利群体+损耗共担”等多元模式,既保障企业合理收益,又确保机构和困难群体享受优惠。某小区物业负责人坦言:“以前总怕改造成本高,现在有政策兜底、部门协调,我们配合的积极性也高了!”

晒出“民生账单”:政策红利暖了群众心窝

经过持续攻坚,肥城水电气暖优惠政策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价格降了:水费从5元/立方米降至3.75元,电费从1.05元/千瓦时降至0.555元,天然气、暖气价格分别下调14%、29%;困难群体每人每月享15度免费电,随低保金等同步发放。

实惠多了:5家托育机构已收到退费9355.7元,216家机构预计每月节省经营成本11.9万元;仅电费一项,每月就为困难群体落实优惠15.8万余元。

口碑好了:“现在办手续不用来回跑,价格明细一目了然!”某养老机构负责人张先生说,“市场监管局的同志不仅帮我们享受了政策实惠,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度。”

从“政策写在纸上”到“实惠落到账上”,肥城市场监管局用“破难题的拼劲、创新制的巧劲、暖民心的实劲”,将民生工程办到了群众心坎里。(李宇焓

(责任编辑:陆明)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