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案例沙龙

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 西宁市湟中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市场准入效能

2025-05-26 16:49:4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西宁市湟中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市场准入各类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探索工作方式,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推出“爱心便签”“码”上下载、“温馨提醒”三项服务举措,推动市场准入办理服务提质增效,让市场准入准营“有温度、有速度”。

主要做法

(一)“爱心”便签:服务前置,破解办理难题。系统梳理涵盖市场登记管理全流程的“一次性告知清单”,明确材料清单、办理时限等关键要素,分类制定一般经营主体、种养殖行业、运输车行业等差异化模板,制作发放“爱心告知便签”。通过窗口发放、线上推送、现场答复等多渠道推行,确保群众“一看即懂、一备即全”。自推行以来,群众重复咨询量下降70%,业务一次性成功率提升至95%。

(二)“码”上通办:数字赋能,精简办事流程。针对经营主体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开发制作“扫码即达”材料模板专属二维码,涵盖公司章程、身份证明、场所证明等标准化样本,群众扫码即可获取材料格式、填写范例及制度要求,有效避免因证明文件不规范导致的多次补正,实现“一码下载、扫码即查、即查即用”。以拦隆口试点所为例,通过扫码下载材料模板,重新提交率趋近于零,业务办理平均时长缩短0.5个工作日。

(三)“温馨”提醒:主动服务,防范诈骗风险。建立证照到期预警机制和年报提醒机制,向经营主体微信群定向推送年报时间、操作指南等信息,集中开展“面对面”现场指导,同步发放《防诈骗温馨提示》,列明官方年报渠道、诈骗常见话术及咨询电话,警示经营者防范虚假链接和转账诈骗。今年以来,累计发送提醒信息6000余条,覆盖辖区90%个体工商户,年报率提升至50%,年报诈骗咨询量同比下降90%。

工作成效

(一)服务质效双提升。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0.5个工作日,材料精简30%,业务一次性通过率达95%。

(二)群众满意度创新高。政务服务好评率明显提升,投诉量明显下降。

(三)风险防控显成效。年报诈骗咨询量明显下降,同比减少90%,经营主体合规意识显著增强;

下一步举措

(一)深化智慧服务。拓展“码上办”功能,结合在湟中区拦隆口试点推行情况,及时修正完善二维码功能,同步在其他基层监管所及政务服务大厅登记设立窗口全面推行。

(二)延伸服务链条。持续深化“一网通办”,联合银行、税务部门打造“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持续提升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质量,不断增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层次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三)强化政策直达。利用市场监管部门在质量发展、标准计量、特种设备、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优势,建立“窗口吹哨、科室报到”工作机制,帮助新开办市场经营主体无缝对接各相关业务科室,提供技术指导,实现政务服务供给与办事群众需求的“双向奔赴”,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事事无忧”。

(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陆明)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