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切实加强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5月14日至5月22日,内蒙古乌审旗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综合监管股联合基层所与执法大队,在辖区内共同开展肉制品专项检查行动。此次行动全面排查肉制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肉”。
精心部署,明确分工
行动前,乌审旗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组织食品综合监管股、基层所与执法大队召开专项行动部署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食品综合监管股负责统筹协调,制定详细检查方案;基层所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肉制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执法大队则发挥专业执法优势,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监管合力,确保专项检查行动有序推进。
全面检查,严格把关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以肉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农贸市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场所,围绕肉制品的来源、储存、加工制作等环节展开细致检查。
资质审查:对经营户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进行严格查验,确保经营主体合法合规,从源头把控市场准入关。
索证索票与进货查验:仔细查看每一批次肉制品的进货凭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合格证明等文件,详细登记肉品来源、数量、销售去向等信息,要求经营户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肉制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储存与加工条件:重点检查肉制品的储存环境,包括冷藏冷冻设施运行情况、生熟肉品分开存放情况,防止因储存不当导致肉品变质或交叉污染。在餐饮服务单位,对肉制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监督,查看从业人员操作是否规范,加工场所卫生是否达标,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经检查发现,大部分肉制品经营户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但仍有个别经营户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小作坊存在生产环境脏乱差、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少数超市和农贸市场的经营户索证索票不齐全,个别餐饮服务单位肉制品加工操作不符合卫生要求等。针对这些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经营户限期整改,并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截至目前,共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户423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4份,立案查处1起。
加强宣传,强化意识
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积极向肉制品经营户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现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经营户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引导自觉守法经营。同时,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如发现问题肉制品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此外,本次专项检查行动注重数据收集与分析,及时总结检查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形成详细的检查台账。通过对发现问题的梳理与研判,为后续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不断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持续跟进,巩固成果
下一步,内蒙古乌审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跟进问题经营户的整改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行动,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加大对肉制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和联合执法行动,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加强与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行刑衔接,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切实保障辖区内肉制品质量安全,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王海崟 高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