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兰州市兰州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新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信用修复年”行动,多措并举擦亮“新事心办”服务品牌,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效。1-4月新登记经营主体2556户,截至4月30日,经营主体总量52968户,同比增长27.8%。
围绕全生命周期服务建体系。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功能,推行开办“智能办”、变更“一次办”、注销“套餐办”、迁移“联动办”等措施,实现经营主体从准入准营到退出注销“一区受理、信息共享、联动办理、一站服务”,企业开办“一窗办、一网办、一环节、30分钟办结、零费用”成为常态。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累计办理开办餐饮店“一件事”1109户、企业变更“一件事”7115件、注销“一件事”1440件、迁移“一件事”292件。
聚焦准入准营改革优环境。深入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审批服务模式,联合开展经营主体登记代理机构专项整治,规范登记代理和代理记账行业秩序,维护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扩大印章刻制政府买单“免申即享”范围,为新设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免费发放4枚实体印章及一套电子印章。累计发放实体印章1.5万套,电子印章2.4万套,为经营主体节省创业成本1300多万元。在43个行业领域全面推行“综合一次查”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
创新政务服务举措提效能。上线运行兰州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数字化服务窗口,推行24小时AI电话咨询、DeepSeek机器人智能咨询、视频办事导航等利企便民服务措施,有效解决了非工作时间业务咨询难、办事群众不会操作等问题。深入开展局长走流程、科长坐窗口等活动,推动解决办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召开作风建设推进会、登记业务培训会、审批业务分享会等,开展轮岗体验、轮流帮办、轮换接听群众咨询电话等能力提升活动,进一步强化窗口人员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环境。
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动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34条”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2条”措施,深入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及“包抓联”、“六必访”、“问情服务”等活动,创新方式开展“信用修复服务年”、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等活动,完成信用修复130余户,指导年报公示3000余户,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和诉求,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达到5.08万户,占比95.9%。(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