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5月14日,广西全州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经军带队,采用“股-所-队”联动模式,集结业务骨干力量,在辖区内开展以夜宵市场为抓手的制售假劣肉制品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无证经营、销售来源不明肉制品、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及使用过期鲜湿米粉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全力捍卫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战前部署:聚焦三大重点 强化责任担当。行动前期,该局精心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三大重点整治方向:一是严格审查资质规范,确保经营主体合法合规;二是强化源头追溯管控,杜绝问题食材流入市场;三是着重加强过程监管,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同时,现场划分8个执法小组,采用“分片包干+交叉检查”模式,重点针对县城夜宵集中区展开“滚动式”“地毯式”排查,派驻纪检组全程跟进监督,保证整治工作严谨公正。
联动执法:突击检查全覆盖 严打违法零容忍。当晚7时,联合执法队伍迅速奔赴县城夜宵集中区、主次干道及城乡结合部,重点对夜宵烧烤店、营业米粉店以及农村地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展开突击检查。执法人员严格核查经营主体证照的齐全性与公示规范性,保障经营活动合法有序;仔细审查肉制品和其他食品进货渠道、索票索证及台账记录,坚决将 “三无” 产品拒之门外;重点排查病死畜禽肉、“僵尸肉”使用情况,并认真核对鲜湿米粉的生产日期与储存条件等关键环节,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
行动过程中,执法队伍对存在问题的商户当场责令限期整改,对涉嫌违法的经营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形成“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的有力震慑。与此同时,通过现场宣传引导,督促经营者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增强行业自律意识。此次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检查经营主体50家,责令整改问题14处,立案查处违法经营行为3起。
长效治理:构建共治格局 护航“夜经济”发展。全州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整治为契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加强民生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筑牢安全防线,为全县“夜经济”健康发展和群众品质生活保驾护航。下一步,该局将拓宽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通过12315平台反映食品安全问题,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唐雪琴 唐艳琼 阳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