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市场监管局“三管齐下”,强化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专项整治,全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严控生产许可,筑牢食品安全首道防线。将肉制品生产源头作为整治重点,严格规范企业许可准入与生产行为。食品生产科依据《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生产企业、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原料采购渠道、添加剂使用等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打击使用未经检验检疫的原料肉、以低价畜禽肉冒充高价肉品(如“假驴肉”“假牛肉”)、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通过强化源头监管,从生产端切断假劣肉制品流入市场渠道。
强化流通监管,净化市场环境。以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地区,以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学校食堂、餐饮店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场所,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查处以低价肉冒充高价肉、预制肉冒充“原切肉”、肉制品掺杂掺假等欺诈行为,要求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留存发票及检验检疫证明,确保肉制品来源可追溯,质量合格。截至目前,累计检查肉类生产企业7家,小作坊10家,肉类经营者173家次,学校食堂57家次,累计发现问题6项。
加强宣传引导,促进社会共治。通过赶集宣传、社区宣传、现场快速检测演示、“证后课堂”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广泛开展肉制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科学引导舆情,严防信息误导。同时倡导人民群众发现不合格肉类产品生产经营行为时,积极通过12315平台举报,共同维护“舌尖上的安全”,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携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来源:淮安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