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切实守护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市场监管所靶向施策,紧盯农村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着力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全链条严打生产流通乱象。聚焦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执法人员深入农村地区及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开展“翻箱倒柜”式检查。重点核查原料库房是否存在过期变质原料,生产车间是否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成品包装是否存在伪造生产日期、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行为。在流通领域,以农村集市、校园周边食杂店为重点对象,严查进货查验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整治销售“三无”食品、仿冒知名品牌“山寨”食品、未经检验检疫肉类等突出问题。同时,充分发挥食品快检“前哨”作用,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抽样检验工作,强化“监检结合”。
多维度整治网络销售乱象。压实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开展“资质审查+线上清源”专项行动,重点核查入网经营者证照信息公示不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开展网络专项监测和广告监管“清风”等行动,排查是否存在明示或暗示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等功效和违 规宣称减肥、降脂、壮阳等功能的问题。
立体化构建社会共治格局。通过发放、张贴《致全市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告诫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常识宣传,告知农村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履行食品安全法定义务,不断强化食品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假冒伪劣食品辨识和消费维权能力,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专项整治行动,积极举报假冒伪劣食品,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
下一步,凤凰山市场监管所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通过“日常巡查+专项突击+回头复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巩固农村食品安全整治成效。(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