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安徽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5-05-09 12:14: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 梁 明 李 辉)5月8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安徽连续4年清单化推进实施全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行动,丰富拓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信用修复“一件事”、六尺巷工作法等具有安徽辨识度的法治成果,民营企业对安徽法治环境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

安徽省司法厅副厅长张国安介绍,去年以来,安徽锚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全链条贯通发力,法治支撑体系更趋完善,依法履职更加规范,涉企纠纷化解更有实效,法治服务更为精准。

张国安表示,今年,安徽将紧扣《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坚持把企业感受度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巩固提升行动,做实做细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一是紧扣发展定位,强化“一揽子”良法供给。高质量推进《安徽省开发区条例》《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等20件年度政府立法项目,加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立法研究,推进政府立法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促进。推动出台安徽省政府立法审查办法,建立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双审协同”机制,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二是突出依法行政,营造“可预期”政务环境。以提升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为牵引,深化“府院”“府检”联动,接续清查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产业扶持、采购投资等方面“说到做不到”问题,拓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覆盖面。统筹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今年下半年在芜湖试点基础上全省推广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建成并运行全省统一的行政检查管理平台,力争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联合检查实施率达到80%以上。三是立足可感可及,贯通“全周期”服务链条。主动融入全省重点、新兴产业链发展格局,创新实施法治赋能产业链工程,努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四是注重系统集成,实行“多元化”权益保护。充分发挥政法机关惩治违法、保护合法、规范执法、公正司法等职能作用,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在更多领域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强化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功能,探索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

针对有效遏制恶意举报方面有何针对性改革措施?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何汉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滥用举报权进行职业索赔行为,不仅干扰企业正常经营,也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此,安徽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规范处置流程。针对市场监管领域内的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典型特征,坚持分类处理。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共享恶意投诉举报信息,便于区别审慎处理。二是包容审慎监管。落实《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对于食品标识标注、广告、主体登记等领域的轻微违法,经营主体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免罚或轻罚。三是出台规制文件。指导合肥、亳州、淮南、淮北、宿州、滁州等6个市局联合司法、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出台依法规制恶意投诉举报行为政策文件。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接收疑似恶意投诉举报9.13万件,总量首次出现下降。

何汉翔表示,安徽市场监管部门将立足岗位职责,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遏制恶意举报、职业索赔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积极推动相关法规政策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明确恶意举报、职业索赔行为的认定标准、处理程序和法律责任,为监管执法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依据。适时制定出台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等制度文件,形成规制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制度合力。二是建立异常名录。探索建立全省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归集系统,推动异常名录全省系统共建共享。发挥长三角投诉协作工作机制,推动建立长三角投诉举报异常名录信息交互和共享机制。三是加强监管执法。深入推行服务型执法,将服务贯穿于执法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各环节。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对恶意举报、职业索赔行为的识别能力和依法处置能力。定期组织案例研讨,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四是深化部门协同。进一步加强与司法、公安、网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格局。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督促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对利用网络平台实施恶意举报、职业索赔的行为进行及时处置。

(责任编辑:凌云)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