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市场监管局创新信用修复机制 助力企业“纠错复活”

2025-05-08 11:06:14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痛点,创新建立“信用修复三机制”,累计为65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实现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双清零”目标,以“修复加速度”破解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困境,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构建“预警+智慧”双驱机制,优化修复流程。落实“两书同达”预警模式,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指引书》,为企业制定“信用修复路线图”。建立“处罚-预警-修复”全周期管理台账,实现信用修复主动提醒覆盖率100%。通过“信用修复一件事”模块,实现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并联修复,办理时长压缩83%,申报材料精简70%。

推行“云端+主动”服务模式,提升办事体验。打破传统线下修复壁垒,全面推行“全程网办”服务,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即可完成“在线申请-材料提交-进度查询”全流程操作。设置“6个月黄金修复期”主动提醒机制,综合运用智能短信、定向致电、专员上门等“政策礼包”精准推送服务,实现从“坐等申请”到“上门服务”的转变。某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感慨:“从提交申请到完成修复仅需10分钟,市场监管部门还主动协调金融机构更新信用档案,真正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破解“数据+协同”治理难题,构建闭环机制。针对信用修复“数据时差”痛点(如某公司2025年1月修复后因第三方数据未更新损失百万订单;某餐饮企业2025年3月修复后因系统延迟导致账户冻结),建立“红名单”即时推送机制,与多家金融机构搭建数据直连通道,实现信用数据48小时全域更新。目前信用修复数据共享响应时效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72小时,构建起“修复-推送-应用”管理闭环。

“信用修复既是纠错机制,更是企业规范发展的新起点。”镇原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将持续深化信用监管改革,建立信用修复与信用培育衔接机制,力争年内实现信用修复信息即时公示率100%,通过构建“承诺-修复-激励”的信用生态链,助力更多企业通过信用修复重获发展生机,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凌云)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