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您的企业可申请信用修复继续经营或办理注销终止经营,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法定代表人将受到任职限制。”广西兴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向“僵尸企业”负责人进行法规宣传。
日前,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营主体质量,该局近期开展“僵尸企业”清理行动。
此次清理行动的对象主要是连续多年未年报、未纳税,且经实地核查无经营迹象的企业。这些“僵尸企业”长期占用场地、资金等要素,却不产生实际经济效益,不仅严重挤占市场资源,还影响了数据真实性,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增加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成本。
清理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税务部门,通过数据比对、现场勘查等方式,对疑似“僵尸企业”逐一排查确认。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前往企业登记注册地址,实地查看企业是否仍在经营,是否有人员办公、设备运转等迹象。同时与周边商户、社区、村委等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对于一些无法直接联系到企业负责人的情况,通过电话询问、邮寄信函等多种方式进行联系确认。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执法人员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在作出吊销决定前,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明确告知企业享有的权利,企业可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 。
截至目前,2025年兴安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僵尸企业”作出吊销营业执照处罚53户,引导企业完成注销登记16户、累计信用修复38条。
“‘僵尸企业’犹如市场‘血栓’,严重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此次行动旨在依法依规清理长期未经营、占用市场资源的企业,打通市场‘经络’,使市场‘微循环’更加通畅,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兴安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持续完善企业退出服务体系。一方面,优化简易注销流程,让真正不再经营的企业能够更便捷地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与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推动形成‘有进有出’的良性市场循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环境。”(王文灵 熊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