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黑龙江省伊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友好分局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源头“找茬”,卡死黑作坊“命门”。在生产加工环节,重点排查是否具备有效生产许可(备案)、持续保持许可(备案)条件、是否超出许可食品类别生产食品,严厉查处使用非法添加物、非食品原料以及回收食品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的“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对违法生产加工高风险食品的行为绝不姑息,坚决把好产品进入市场的第一道关卡。
疏通“扫雷”,揪出隐患“小尾巴”。以食品流通环节为主线,将农村地区的小超市、小食杂店等容易出现风险隐患的经营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以米面粮油、蔬菜、畜禽肉、蛋、乳制品等热销食品为重点品种,严格排查过期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以及违法宣称功能等各类违法行为,全力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
宣传“出圈”,敲响食安“警钟”。充分利用线上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农村食品安全知识科普文章、短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线下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村社区、集市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食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为农村食品市场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8家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经营主体进货查验记录不规范、食品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已现场责令整改;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提醒商家及时下架处理。下一步,友好分局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回头看”长效机制,继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坚决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