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这是我们的原料智能仓储系统,通过面前的大屏幕,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物一码’溯源体系运作的全部流程。”在天津某饮料有限公司,一场面向食品生产企业的“沉浸式”实景教学正在进行。
照本宣科难理解、企业需求难满足、整改提升难落实……传统的集中式食品安全培训存在着诸多“难”题。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三维赋能”式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以“党建融合+实景教学+靶向诊疗”组合拳,不断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融合互促,“结对子”优化升级。探索实施“双培养”机制——把食品安全监管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专家,指导企业将党支部“三会一课”与食品安全例会深度融合,实行“1+N”模式(1个监管部门党支部与N家企业结对子),开展“隐患大排查擂台赛”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推动整改问题47项。
“走、看、听、问”,全链条实景教学。将课堂从教室“搬”到工厂,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组织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前往标准化企业生产车间,通过“走、看、听、问”,实地观摩原料智能仓储系统、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立体化成品库,现场体验温湿度智能监控、设备清洁消毒可视化等23项管控要点,鼓励企业对照行业标杆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
“红脸出汗”,靶向式整改提升。“添加剂管控是食品生产企业存在隐患较多的环节,大家看这里……”座谈会上,执法人员现场播放了企业车间的监控视频,明确指出企业存在问题。该局通过“现场实拍+监控回放”方式,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点名”,并邀请辖区标杆企业进行“管理经验路演”,围绕“添加剂管控”“设备维护”等6类高频风险点进行情景推演,梳理形成《同类风险提示》等经验性文本,在辖区范围内推广使用,用“个性”经验解决“共性”问题。
接下来,武清区市场监管局将坚持守正创新,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闭环,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安全。(周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