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持续深化信用监管效能提升改革,综合运用科学监管、归集公示、信用修复的方式,重点解决经营主体检查频次高、处罚标准不统一、诚信受损难修复等突出问题,推动市场经营环境持续宽松。
科学监管,对经营主体“无事不扰”。把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作为营造良好宽松市场监管的首要方式。明确检查计划。结合上年度信用等级较低的经营主体,适当提升监管频次,印发《2025年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制定抽查35个事项,明确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特安等领域具体抽查方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明确检查对象。健全随机抽查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针对经营主体日常监管,从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避免经营主体针对性检查、重复检查等情况发生。2024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双随机抽查666次,检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2897户次,发现违法违规线索152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无事不扰”。
归集公示,让经营主体“主动守信”。以公开公示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方式,对相应违法行为实施惩戒,促进经营主体遵规守纪。全面落实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作出后七天内上网公开制度,对违法或经常违法或打擦边球的经营主体开展信用惩戒,对符合列异、列严违法行为的经营主体做到应列尽列,并把经营主体列异列严情况和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及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让信用受损的经营主体在参加招投标、市场融资、评先选优等方面收到负面制约,增加违法成本,促进做到自觉诚信守法经营。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行政处罚信息1676条,通过贵州省政务服务网公示行政许可信息5007条,应当公示的案件和许可公示率为100%。
信用修复,使经营主体“崇尚守信”。为引导经营主体诚实守信、“知错就改”,积极帮助“有记录的经营主体”恢复信用。在铜仁市人民政府网等平台发布《铜仁市企业信用修复办事指南》,运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活动契机,强化信用知识宣传普及,发放《市场主体年报填报及信用修复操作指南》和《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流程指引》《铜仁市信用报告查询指南》等相关宣传资料,进一步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经营主体信用修复,不断减少提供材料、压缩流程,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受理、上门服务的工作举措,持续降低信用修复成本,指导信用受损的经营主体及时申请信用修复,对有紧急诉求申请实施“当日即办、一日办结”。2024年以来,全市共依法办结10643条信用修复申请,实现当日办结信用修复1000余件,及时为经营主体恢复良好信用记录。(来源:铜仁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