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新疆巴州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职责,“十个度”推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开展,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效。
执法亮剑有“力度”。聚焦投诉热点,找准监管重点,重拳打击12类违法行为。集中开展儿童学生用品、校园食品安全、城镇燃气安全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专项整治13项,依法查办一批群众身边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有效解决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全州投诉量同比下降3.9%。
党建引领促“实度”。聚焦“小个专”党建指导、引导党员商户“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组成由经营者、店长、专职销售等组成的党员维权服务先锋队,通过亲自处理投诉、提供咨询、向消费者传播维权知识,实现“放心消费”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助推发展有“深度”。聚焦安全、质量、价格、服务、维权“五个放心”,在餐饮、家电、零售、美容美发等7个行业大力开展放心消费承诺活动,引导经营者主动兑现放心消费承诺,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截至目前,全州共培育966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和439家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单位,分别同比增长114%、83%,无理由退货数量达到8万余件,累计退货金额848万元,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持续优化,消费活力显著增强。
协同共治筑“强度”。分阶段有序推进全州各级消协组织换届、登记工作,全州各级消协组织换届工作按时完成率100%,形成政府主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部门协作的消费维权共治体系,激发一体化维权活力,消费投诉处置率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广泛宣传拓“广度”。利用线上线下多元渠道,线上覆盖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线下深入企业、商超景区,通过宣传报道、短视频等形式,讲述消费建设中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商家诚信经营获得回报的温暖故事,引发大众情感共鸣,增强消费者对消费建设活动的认同感。截至目前,在各类媒体发布信息50余篇次、拍摄宣传微视频1个。
数据分析把“精度”。全面推广12315投诉举报“科室指导+属地办理”双牵头工作机制,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识别预警,提高监管执法的靶向性和前瞻性,食品、价格、药品、产品质量类投诉举报量分别同比下降5%、19%、18%,16%,营造安全放心、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
事后监管有“信度”。将消费投诉公示与消费维权、放心消费承诺等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全年消费投诉公示率保持99%以上,有效提升消费环境透明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让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有呼必应有“速度”。缩短投诉初查和办结反馈时间,实现消费纠纷化解的“短、平、快”,最大程度减少消费者纠纷积压,推动投诉办结时长较上一年提速9天,提振消费信心。
服务群众有“温度”。处置消费投诉举报做到答复明确、服务热情,形成投诉举报处理工作闭环;聚焦“听意见、问所需”两个重点,建立投诉举报交叉回访工作机制,开展交叉回访2次,跟踪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30余条,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源头治理有“效度”。持续提升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质量,发展ODR企业101家,与消费者直接解决消费纠纷629件,累计推动7.6%的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巴州市场监管局 马依努尔·艾则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