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如何推进广告行风建设、增强基层合规助企能力、守护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湖北省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出创新举措——送“秘籍”下基层。
3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广告监测监管与执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在湖北省大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火热开展,吸引了来自大冶市各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近40名工作人员踊跃参与。培训内容丰富且实用,紧紧围绕广告监测监管的核心要点展开。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告专业团队化身“知识导师”,对商业广告监管特点、涉及的各类媒介、“三品一械”广告导向监管以及广告费用认定与计算等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度剖析。
在法律法规解读环节,授课团队以《广告法》中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为例,详细阐释“如果广告内容存在虚构商品功效、隐瞒关键信息等行为,误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就会被认定为虚假广告”。例如,某款保健食品广告宣称“经脉一通、百病不生”“让风湿患者不再走弯路,花最少的钱早日解除痛苦”,这不仅夸大产品功效,严重违背科学常识,还可能延误患者治疗。根据《广告法》,该广告主被处以罚款,并被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同时,针对《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重点讲解互联网广告的特殊规范,像弹窗广告必须能一键关闭等规定,让基层人员对网络广告监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培训还特别强调“三品一械”广告定义、审查机关以及监管内容,并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详细讲解,总结出“三品一械”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等15种情形。
此外,培训展示如DeepSeek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广告监测监管中的应用。DeepSeek等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图像识别和语义理解等功能,能在海量广告信息中精准筛选出虚假违法广告线索,为基层执法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然而,也面临数据隐私保护和技术误判等挑战。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和人工复核等方式,可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其间,授课团队与基层执法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热烈非凡。基层执法人员提出不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如“一些隐晦的虚假广告,比如用暗示性语言误导消费者,该如何精准认?”。授课团队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对于这类广告,要从整体语境、目标受众的理解角度出发,结合产品实际功效判断。如果暗示内容与实际不符,且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就可认定为虚假广告。”同时,分享一系列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如建立重点广告监测名单、定期回访广告主等,有效提升基层人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大冶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培训后难掩兴奋:“这次培训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不仅让我们基层人员对法律法规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还掌握了先进技术在监管中的应用。尤其是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就像给我们配备了一位‘智能助手’,为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广告行为上了一道‘保险’。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合规助企的能力,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广告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
此次培训是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广告监管工作中的又一创新实践。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推进广告行风建设,加大广告监测监管力度,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定期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活动,增强基层合规助企能力,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广告市场环境,让虚假违法广告无处遁形。(邹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