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苞芦松是徽州著名的山区特产之一,徽州方言中称玉米为苞芦,制作过程中晾晒于竹杆、木杆上的粉皮透亮金黄,如一张张“黄金叶”。新春伊始,安徽省祁门县大坦乡迎来苞芦松产业振兴新气象。
2月18日,祁门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服务小组走进深山,通过“全流程跟踪服务+全要素精准赋能”,助推传统特色食品苞芦松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让深山里的“黄金叶”走出振兴新路径。
联合服务小组先后实地查看两所苞芦松生产厂区的备选地址,指出两处地址的优劣势和动工改造的关键点和难点,一番细致勘察后,两处选址的利弊清晰呈现,精准且极具实操性的建设方案新鲜出炉,如同坚实的基石,稳稳托起苞芦松产业迈向未来的希望。
在大坦乡苞芦松产业项目推进会上,大坦乡政府分管负责人详细介绍苞芦松产业项目的基本情况,希望县市场监管局为该项目顺利落地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回应这份期待,联合服务小组各单位迅速切换“战斗模式”,围绕产业核心环节深度交流、碰撞智慧火花。在厂房布局建设方面,结合《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等要求,从原料预处理的初加工间,到决定口感的关键加工区,再到成品包装、仓储环节,反复权衡物料流转效率、人员操作便捷性,依据生产规模与技术前瞻需求,为设施设备选型、安装精准“把脉”,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时间与发展的考验,为产业稳健前行筑牢根基;在商标品牌方面,围绕地域特点,建议打造地域性特色商标品牌,让地域文化为产业赋能,产业发展反哺乡村,奏响“双赢”乐章;在产品标准方面,围绕苞芦松所属类别进行了梳理,建议可以根据生产工艺制定企业标准,让这份专属“质量密码”顺利叩响市场大门,站稳发展脚跟。
下一步,祁门县市场监管局将笃定践行“陪伴式服务”理念,“线上+线下”双轨并行齐发力,随时为苞芦松产业发展“充电续航”,让“东方薯片”焕发“祁门活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最需要的专业温度与创新智慧。(郑旭日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