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太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深化信用修复驿站建设,不断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与服务体系,为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破困境”,开辟信用修复新路径。企业信用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软实力”。然而,部分经营主体因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被贴上“失信”标签,在项目申报、招投标等诸多方面受限。为打破这一困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太和县市场监管局设立信用修复驿站,为失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显成效”,实现信用修复大跨越。去年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23个设在各市场监管所的“信用修复驿站”,已助力4500余家经营主体完成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成功修复30余条经营主体行政处罚记录,累计接待各类信用修复咨询500余次,直观地展现了信用修复驿站效率,也彰显了其在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形象方面的关键作用。
“促转变”,推动企业发展新升级。企业在信用修复过程中,积极履行法律义务,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同时,通过驿站组织的培训和指导,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认知更加深入,信用意识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从“被动修复”到“主动守信”的转变。
“优环境”,营造诚信经营好氛围。便捷高效的信用修复服务,极大降低了企业因失信遭受的限制,营造出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此外,信用修复驿站加强信用监管和宣传,通过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行政处罚公示台账、开展联合惩戒、举办信用修复知识讲座等活动,让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为太和县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信用基石。
“谋创新”,探索信用建设新模式。依托市场监管所构建起全覆盖的服务网络,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信用知识宣讲、业务咨询、信用修复等一站式服务;优化信用修复流程,企业可在线完成申请、审核、反馈全流程,真正实现“零跑腿”;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特点,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太和县市场监管局 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