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新疆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强州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不断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体制机制,按照“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的定位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质量发展工作水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提供质量支撑。
质量强州工作高位推进。昌吉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强州工作,将质量强州工作纳入昌吉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质量强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学习宣传贯彻纳入各级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质量强州工作顶层设计,明确质量强州工作重点,深入推进质量强州战略。今年4月,质量强州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州质量工作大会,安排2024年质量强州工作任务,明确了全年质量工作目标,压实了质量工作责任。根据《2024年自治区质量强区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4年自治区质量工作考评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全面组织全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各成员单位加强协作,形成质量工作合力,在全州范围内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共治格局。
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今年全州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数稳居全疆第一工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0%以上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基本药品抽验合格率达100%工程质量方面,工程质量一次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建筑工程质量一次竣工验收合格率为100%,新开工在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抽查合格率达100%,交通工程项目质量合格率达100%。服务质量方面,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重点,着力加强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服务质量监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质量提升行动成效显著。质量管理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昌吉州不断夯实企业首席质量官工作基础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组织筹建质量人才库促进企业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州共聘任首席质量官490人,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聘任率达90%。积极培育企业申报“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认证活动,全州3家企业11项产品取得了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认证。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进一步优化紧紧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努力打造“链长组织、链主引导、链员协同、机构赋能”的质量强链工作新模式特变电工特高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经验入选全国质量强链典型案例,联合成员单位参与电气装备标准制修订369项,建成16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用项目168项,实现全部16大类原材料、569种性能检测能力100%覆盖。
质量技术基础不断夯实。充分发挥标准技术支撑和战略引领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标准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标准化工作对全州208家企业扎实开展“对标达标”专项提升行动,完成对标标准260项;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39项、团体标准32项,发布地方标准15项,新增公开标准202家企业569项标准,涵盖722种产品。针对粮食购销计量器具、电子计价秤、加油机计量、检验检测机构等4459家经营主体、中小企业开展计量精准帮扶。探索推进自治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全面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全州检验检测机构达109家。
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将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烟花爆竹、消防产品、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等纳入重点产品目录,聚焦生产销售单位聚集区、质量安全问题易发多发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市场销售门店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动。今年,全州共查处各类产品质量违法案件100起,罚没款共计161.7万余元,下架产品210余件,约谈生产和销售主体182家,全州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定。紧扣重点工业产品实施产品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全州重点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状况,锁定233种重点监管工业产品,制定《昌吉州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4年版)》,指导县市按照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制定83种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采取“自检+委托”组合方式完成工业产品监督抽查856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9.02%。围绕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煤化工产业集群,依托新疆宜化化工、国泰新华企业质量检测、科研项目、质量管控等资源条件,申报建立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基地,着眼全疆煤化工产业对生产过程中原料验收、生产工艺、成品检验、产品包装、仓储物流的各项风险信息进行系统性处理,及时准确通报预警信息和提供可靠处置技术方案。(叶磊、王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