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哈尔滨市聚焦“校园餐”工作,推出系列新举措、新行动,让学生在学校吃得更卫生、更健康、更营养、更安全,以平房区为试点,在区内中小学全覆盖推广“桶餐进班”,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学生“吃得好、吃得饱”。
深度调研,试点推广
市区两级监管部门充分学习借鉴北京、天津等地“桶餐进班”经验做法,多次组织学校及校外供餐单位召开座谈会并开展现场调研,制定下发《哈尔滨市校外供餐单位桶餐配送指南》,坚持“试点一批、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原则,率先在哈尔滨市保国第四小学校南三校区、哈尔滨市东安英才学校南三校区和哈尔滨市第五十五中学试点推行“桶餐进班”工作,总结“桶餐进班”经验,并对试点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修正,为全区全覆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驻点监管,精准指导
在推进“桶餐进班”的工作中,监管部门开展上门服务,指导辖区内集体用餐等配餐单位重新购置了符合桶餐配送的餐桶、保温箱等设施设备。为确保桶餐餐食温度、设施设备卫生情况严格符合标准,监管人员深入各配餐企业进行驻点监管,对桶餐使用的不锈钢容器、保温桶及保温箱的清洗消毒流程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严控出餐时间、增设装箱间热风幕、餐箱加放加热水晶板、餐车入库、覆盖保温棉等方式全面优化加工、配送流程,保证餐食温度。
一校一策,因势制宜
为确保“桶餐进班”工作有序推进,平房区局坚持“一校一策”,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辖区内15家中小学校学生用餐情况,分类指导各配餐单位根据季节、班级分布、订餐人数、营养配比要求、学生饮食偏好等实际情况,进行菜品菜式调整,严格制作、配送、打餐等相关流程,确保各环节衔接紧密。从“盒餐”到“桶餐”不仅缩短从配餐单位出餐到学生用餐的时间,极大保证了餐食温度和餐品口感,在就餐过程中也全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与节约意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辅助下有序分餐、取餐,把午餐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小养成了健康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经初步测算,采取“桶餐”方式比“盒餐”配送的餐食浪费量减少约30%。
截至目前,平房区“桶餐进班”实现15家学校全覆盖,共计惠及184个班级,为平房区5368名学生提供了美味、营养的“校园餐”。下一步,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桶餐到班”,并紧紧围绕提升餐品品质、保障餐食温度,不断创新“校园餐”监管举措,以监管用心换取学生开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来源:冰城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