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中秋小长假即将到来,为保障广大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月饼,近期,南京市市场监管局针对月饼生产环节开展检查,督促月饼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源头把好月饼质量安全关,全力守护广大市民的浓浓“中秋味道”。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30人次,检查月饼生产单位49家,发现整改风险隐患问题70个。
9月12日,市局食品安全总监赵长华带队,对南京本地月饼生产企业开展节前现场检查,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和质量管控措施执行情况,实地检查企业实验室、生产车间、产品标签、废弃物处置等,现场考核企业食品安全总监有关糕点生产关键控制点设置、异物带入管控措施等。现场,赵长华对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提出进一步细化加工操作管理、提高出厂检验能力、认真接处消费者投诉、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等要求,同时鼓励企业深耕食品行业,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8-9月,市局结合月饼生产周期,对全市中大型月饼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从生产环境、原料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方面全面排查风险隐患;针对一家总公司在南京、分公司在滁州的月饼生产企业,组织两地监管人员交叉互查,并开展风险交流,共同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江宁区局聚焦月饼生产的可追溯性,对辖区企业的原材料进货记录、添加剂使用记录、成品出库记录等台账进行逐一审查,确保辖区生产的每一块月饼都可以通过外包装编码追溯到具体生产企业、生产班组和生产人员,实现月饼生产销售的可溯源。
中秋月饼食品安全TIPS
1.饼皮范围扩大了
GB/T 19855非强制性标准,但被月饼企业广泛使用。2023版《月饼质量通则》明确月饼饼皮可以小麦粉等谷物粉和/或食用淀粉、薯类粉、豆类、食用油脂等为原料,扩展了月饼饼皮的原料来源,月饼品种更加丰富。
2.配料含量要标识
GB/T 19855-2023《月饼质量通则》中增加了部分月饼相关馅料添加量的规定,要求相应配料的添加量应在产品标签中标示。比如蛋黄馅中咸蛋黄及其制品的添加量应不低于8%。
3.“无糖”“低糖”要谨慎
看清营养成分表,根据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0.5g/100g可声称“无或不含糖”,碳水化合物含量≤5g/100g可声称“低糖”。
4.脱氢乙酸将禁用
GB 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中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即月饼将不允许添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5.按需消费要理性
遵循绿色消费理念,抵制过度包装,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及其第1号修改单规定,月饼的包装层数不应超过三层,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包装,包装空隙率要符合标准要求。
建议广大消费者,从正规合法渠道购买月饼,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电话投诉举报。(方莹 江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