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惠继有 记者 徐东周)日前从河北省隆化县市场监管局获悉,近年以来,该县以“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经营主体干扰最小化”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行“一业一查”监管,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隆化县构建“政府主导推动、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围绕“六个统一”抓规范,即统一使用“河北省‘双随机’执法监管平台”开展“双随机”工作,建立统一的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制度,建立统一的抽查事项、计划、任务,完善统一的“双随机”抽查工作流程,设立统一的联合检查时间或时段,制定统一的检查结果公示制度,以此推动“双随机”监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该县针对检查频次高、涉及部门多的监管对象梳理出42个行业205个事项,编制“一业一查”事项清单,推行“一业一查+联合监管”模式,将不同监管事项、不同监管部门单独开展的检查,转变为多个事项、多个监管部门对某个行业的联合检查。2023年,共编制年度抽查计划48个,抽查市场主体349户,发现问题65条,录入公示及时率100%。其中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占抽查计划总数的87.5%,与2022年相比,内部抽查计划减少45个,部门间联合抽查计划增加了29个,部门联合抽查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宽,做到“应联尽联”。
同时,该县推行“一业一查+分级分类”模式,根据经营主体信用等级、风险分类科学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频次,对问题多、风险高、信用差以及投诉多的重点检查对象实施100%检查,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检查对象降低抽查频次和比例,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水平。2023年,通过信用风险分类方式抽查44次,抽查企业237户,抽查占比90%,发现问题44个,全部依法依规进行处置。抽查A类企业17批次31户、B类企业33批次136户、C类企业19批次52户、D类企业9批次13户,通过分类管理方式实现了对经营主体的精准监管、靶向监管。
《中国质量报》【信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