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安徽省淮南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2024-03-11 21:39:3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3年以来,安徽省淮南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聚焦优化市场主体全程服务,深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各项政策扶持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多措并举创新,辖区内市场活力深度激发,创业、创新积极性高涨。

一、优化提升政务服务

一是全程电子化业务,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该局全力推动营业执照等高频事项全流程电子化审批,着力简化审批、优化服务,进一步简化了经营场所登记和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大大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退出成本。目前已实现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100%。

二是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推出“帮代办服务”,工作人员在确定其具备办理条件后,进行全程帮办服务。在多个社区党建活动中心健全了社区代办机制,对于到社区求助代办的申请人,网格员会直接联系本人上门进行代办,实现求助人“不跑腿”的“一站式”服务。

三是便民利企业,不断创新推出“预约服务热线”“延时服务热线”等服务,多渠道解决企业群众的所需所求,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是点滴微创新,率先在全市推进分支机构“集中统一”登记改革,深入推进企业跨区域“一照多址”、高频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一证多址”等改革。即在办理大型企业设立、变更分支机构数量众多且跨区域经营等登记,但不涉及前置许可事项时,该局提供集中统一指导、集中统一审批、集中统一发照的“集中统一”登记服务。企业提交一份授权书,统一提交一次线上申请材料,便能实现“一次办结、一窗出件”,以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五是首创将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生产许可、药品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纳入“证前指导”服务范围,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预约审图、提前查看现场等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共为126户次经营主体开展针对性“证前指导”,获得了市场主体的交口称赞。

二、完善社会信用服务

一是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帮助企业纠正失信行为,助推企业重塑良好信用。健全和完善信用惩戒缓冲机制和公示信息容错机制,落实“一处罚一告知”制度,建立行政处罚类信用修复“双书同达”机制。2023年,推动128户企业开展信用承诺,发送警示提醒短信7000多条,指导248户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为企业指明信用修复渠道和相关惠企政策。

二是积极开展信用提升培训、宣传活动。通过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围绕信用修复政策、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讲解,并解答企业有关信用修复方面的疑问,向企业发放信用修复宣传资料,指导企业开展在线申报,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重塑信用水平,激励企业提升信用信息,焕发生产活力。

三是建立信用“红黑榜”发布制度,依法限制严重违法失信主体进入市场机制,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实现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有利于统一管理和联合惩戒,依法限制严重违法失信主体进入市场机制,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

四是开展“强制注销”,对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已满3年符合条件的企业,分批次、分情况实施强制注销。高新区分局联合税务部门提供“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屏注销”服务。

三、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一是强化服务招商意识,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竭心尽力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服务企业绿色服务通道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置服务企业专线电话、电子邮箱,为企业提供“热心、耐心、细心、贴心”的优质服务;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将心比心的助力地方企业经济发展,建立企业信息档案,完善照后服务机制,定期对新注册企业、重点企业、困难企业进行走访、问需,及时帮助企业疏堵点、治痛点、破难题,通过一项项个性困难的破解,赢得企业、群众的信任,及时指导企业查问题、找漏洞、除隐患,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规范专业市场服务管理,加强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促进行政执法合法合规,全面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对推进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坚决打破垄断,透明化招投标行为,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度,实行亮照经营。

三是积极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持续优化企业信贷办理时限,化解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信用信息创新信贷产品,通过“银企对接”活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下一步,淮南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将继续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经营主体目标,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抓好“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等工作,优环境、惠民生、稳增长,促进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王岩)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重庆市潼南区依托“油菜花经济”促进 ...

  • 热辣集美家博会

  • 促进“她消费” 激活“她经济”—— ...

  • 学习雷锋好榜样

  • 山东港口烟台港汽车出口发运迎来作业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