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区“放管服”改革措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采取“便利化”登记措施,优化经营主体登记流程,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提升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三十条措施》文件要求,全面开放企业名称库,优化完善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简化企业名称登记流程,放宽主体名称字号限制,降低企业名称登记门槛,进一步提升了登记便利化水平,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提升企业服务便利度。紧扣“0.5个工作日办结”任务,细化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完善“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机制,实行“AB岗”工作制,推行便民“口述式办照”,制作办事指南二维码及登记注册“小纸条”,积极推进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登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尽全力做到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认真落实“一网通办”平台功能。按照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实施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一网通办”改革中主要依托青海省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进行,实现企业名称自助申报,系统生成规范化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经核准人核准并进行电子签名生成不可篡改的电子档案存档,实现了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网上办的目标。
持续推进信息归集共享。依托西宁市经营主体信息库及联动监管平台、青海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平台,将城东区市场监管局4.8万余条登记信息、1031条行政处罚信息、2.6万余条年报信息、8.5万余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9条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息等归集记于企业名下。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评定A类守信类企业5449户、B类警示类企业3072户、C类失信类企业919户、D类严重失信类企业75户。
积极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为落实企业登记“好差评” 制度,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由办事群众和企业按照“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原则,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以及信息系统功能完善、智能服务、操作便利、响应快捷等内容进行评价,强化登记注册监督管理,切实提升窗口服务效能。
下一步,城东区市场监管局将以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为标准,以“一网通办”平台为依托,以电子证照联展联用为基础,关联经营主体多渠道信息,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工作智慧服务能力。(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