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检院两项目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本报讯 (记者 孙 圆)近日,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主持的“景区玻璃设施全寿命周期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以及“高压运氢长管拖车检测评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项目,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据介绍,景区玻璃设施典型产品包括玻璃栈道、玻璃吊桥、玻璃观景台(塔)与玻璃(水)滑道。近年来,景区玻璃设施成为旅游经济的明星产业,但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质量、安全等问题。
为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特检院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勇挑技术攻关重担,组建了景区玻璃设施技术攻关团队。该项目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场监管总局技术保障专项、地方重大科技应用示范等7个项目和课题的支持下,对景区玻璃设施从设计到报废全寿命周期内急需解决的共性安全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
中国特检院刘然博士带领团队历时7年,全面攻克景区玻璃设施全寿命周期安全关键系列技术难题,研制国家和团体标准4项,开发装置和系统5套,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文章29篇。项目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强有力地支撑了地方政府的安全管理和行业的有序发展。尤其是《玻璃水滑道安全技术要求》是目前唯一的景区玻璃设施国家标准,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多位院士和专家成果鉴定,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推广应用获市场监管总局“检验检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秀案例”。仅统计中国特检院、浙江千岛湖景区等8家单位近3年的应用,就创造了12.66亿元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随着氢能等能源行业发展,氢气运输效率变成制约行业发展关键环节。为此,高压运氢长管拖车正在往高压化、轻量化、大容积化方向发展。为保证高压运氢长管拖车运行安全,助力氢能装备行业发展,中国特检院组织行业内高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优势单位,组建高压运氢长管拖车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团队。“高压运氢长管拖车检测评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项目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等4个项目支持下,对高压运氢长管拖车运行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聚焦行业发展中痛点、难点问题。
研究团队攻克了高压运氢长管拖车的高效检测、动态监测、安全评价及修复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制定国家、行业等标准8项,开发检测、监测装置各1套,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0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EI等重要论文16篇。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有力保证了高压运氢长管拖车运行安全,并为智能化调度管理以及移动式压力容器动态监管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成果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经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容积缠绕气瓶内表面磁粉检测技术、安全评价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产生经济效益5.07亿元。
据了解,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领域内,经科技部正式批准和登记备案的全国性科技奖项,覆盖安全应急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防火防爆、特种设备安全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奖励该领域对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