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医生”上门“对症下药”
山东省青岛市质检院落实服务型工作理念助企发展
□ 本报记者 朱文达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赋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质检院”)积极发挥检验检测技术优势,深入落实服务型工作理念,开展事前“体检式”服务,事后“康复式”回访,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一需一案”定制化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中的实际困难。
“我们始终将服务型工作理念深深嵌入到检验检测工作中,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青岛质检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根据行业及产品特点,该院组成了电线电缆、电子电器、建材家居、机械、消防、轮胎橡胶、轻工、食品、纺织品、电气、化工11个领域的技术服务小组,深入100多家企业“把脉问诊”,进行质量诊断和技术帮扶。
在服务企业过程中,针对企业的差异化需求,青岛质检院从产品设计研发、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过程等方面入手,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指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在青岛长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面对青岛“青春足球场”场馆建设配套用电缆技术难题时,青岛质检院组织电线电缆检测领域的技术专家,与该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帮助其攻克了陶瓷化硅橡胶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电缆研发遇到的有关技术难题,顺利通过了场馆供货验收。
记者从青岛质检院了解到,针对监督抽查的不合格产品,该院积极开展事后“康复式”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地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做好监督抽查“后半篇文章”,推动企业健康成长。对不合格产品涉及的企业进行“日常随诊”,通过对问题逐个“诊断”,查找“病因”,开出“处方”。“针对问题比较集中的冰箱、冷柜产品领域,我们组织50多家企业召开了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会,对30多家企业进行了‘一对一’技术帮扶,现场指导整改不合格项目,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还为即墨危化品包装容器制造集聚区的生产企业分析产品不合格原因,提出综合性质量改进方案,帮助企业提升了产品质量。”青岛质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针对企业质控技术人员存在的薄弱环节,青岛质检院则是采取“菜单”模式精准培训,开展法律法规、标准、认证、检验检测技能等方面的公益培训2000余人次,增强从业人员质量意识,提高企业质控技术水平,并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标准,联合相关方积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我们将继续秉持服务型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建立‘一对一’帮扶清单,深入企业送技术、送服务,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标准引领、质量控制等一站式技术服务,助力产品质量提升。”青岛质检院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