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食品安全>>

一颗杨梅的“时间之旅”

2023-07-04 15:40:38 中国质量报

□ 新华社记者 余春生

清晨6点,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官团村的山坡上,孙百灵早早就带领果农们忙碌了起来,在茂密的枝叶中寻得一颗颗饱满的杨梅,轻轻摘下,不一会儿,竹篓就已装得满满当当。“早上的杨梅品质好,得抓紧时间采摘。”孙百灵说。

作为靖州孙氏百灵杨梅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抓紧时间”是孙百灵多年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靖州杨梅的种植史超过2000年,所产杨梅果实大而多汁,酸甜适度,享有“江南第一梅”的美誉。但由于杨梅果肉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品质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保存难度大,因此,每年的杨梅采收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以往杨梅的采摘期只有十来天,如果遇到下雨就变得更短,不及时采摘容易生虫发烂。”孙百灵说,这造成大量杨梅集中在同一时段上市,往往卖不上价钱,想卖到大城市去,长途运输又困难,当地果农望“梅”兴叹,自己也曾一度想要放弃。

而如今在杨梅采收季,孙百灵变得从容了不少,秘诀就藏在山坡上的大棚里。

“大棚杨梅能够实现提早一个星期左右抢‘鲜’上市,价格有优势。”孙百灵告诉记者,大棚里的温湿度可以实时控制,同时借助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拟适合杨梅的生长环境,让杨梅品质更好。

在当地的杨梅山上,还有不少杨梅树被如蚊帐般的罗幔网精心呵护着。“这是近年推广的网室避雨栽培技术,除了能够减轻果蝇和不良天气的影响,在外面还可以铺设遮阳网,减少光照时间,将杨梅的采收期进一步延长,避免扎堆上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胡晓金说。

据了解,通过运用技术手段提早上市时间和推迟采摘时间,杨梅的采收期被拉长到40天以上,实现了“向时间要效益”,去年靖州杨梅的鲜果销售收入达到4.2亿元。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靖州杨梅的设施栽培面积已达到约33公顷。

在合作社的分拣车间里,记者看到一些分拣好的杨梅并没有立马装箱运走,而是被送进了冷库。“以前收了杨梅就着急卖出去,如今在冷库里预冷除湿一段时间,能让杨梅内部降温,提高杨梅的硬度,更有利于长时间运输,使杨梅运得更远、销得更广。”孙百灵说。

近年来,靖州不断推进杨梅产业社会化服务,向果农推广先进的保鲜技术,同时依托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新鲜的杨梅可在48小时内寄送到全国200余个城市。

除了不断拓展杨梅鲜果销售市场,靖州还大力发展杨梅精深加工产业,延伸杨梅产业链条,将杨梅加工成饮料、果酒、蜜饯、杨梅干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长杨梅销售时间。

走进湖南一品东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榨汁机器正开足马力运转。“今年采摘季我们已经收了约2000吨的杨梅鲜果,这些天抓紧加工,确保产品新鲜。”湖南一品东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慧告诉记者,公司主打的杨梅汁产品年销售量已经突破120万件,今后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的杨梅产品。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你点 ...

  • 辽宁省锦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辽宁省凌 ...

  • 内蒙古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进乡 ...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管局练市分 ...

  • 云南省计量院积极组织开展用于贸易结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