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重实效 利长远
浙江兰溪市“五+”模式推进纺织行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行动
□ 张 进 林晓海
2021年以来,浙江省兰溪市市场监管局以“试点先行、逐步推广、部门协作、统筹推进”为原则,聚焦本地特色产业,采取“五+”模式,深入开展纺织行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截至目前,行动共惠及纺织企业400余家,11家试点企业均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1项、“品字标”授权产品8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组织+调研”,凝聚合力全覆盖动员。兰溪市市场监管局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棉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运营载体,充分凝聚监管部门、认证机构、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合力,协同联动形成政府部门搭台推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精准帮扶、平台互联互通、小微企业积极参与的服务组织体系。由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划拨29.8万元,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实现企业“零费用”。纺织行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组深入辖区企业开展摸底调查,累计走访纺织行业小微企业50家,收集代表性问题12类,遴选提升意愿强的试点企业,量身制定了体系导入、质量提升的行动方案。
“线上+线下”,革新理念全方位培训。该局组织开展3场大中型集中培训、两次线上集中培训,累计培训相关人员500余人次。按照科学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小班化定制化”教学、专家“面对面”服务、典型案例分析、微信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培训,将生僻难懂的专业术语转换成接地气的日常用语,切实讲好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故事。
“帮扶+整改”,靠前服务全要素保障。在深入企业开展沉浸式服务的基础上,该局遴选11家企业作为实施单位。纺织行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专家组按照“零距离”进企、“零负担”助企原则,实施“一对一”个性培训+跟踪指导+帮扶提升,协助企业完成体系建立运行后的第一次内部审核和第一次管理评审,帮助企业掌握、运用持续改进的质量工具,共有29名内审员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另外,该局还通过产品抽检并分析问题原因,形成兰溪市纺织产品质量技术报告,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有效降低纱线断头率和工人劳动强度,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共性+个性”,精准施策全周期控制。通过梳理优化企业管理过程,兰溪市市场监管局编制11份质量管理手册、250余个程序文件、200余份管理制度,拟定质量管理、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规范过程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6项共性标准,初步形成了白坯布、非织造、服装、绗缝被、牛仔布、纱线、针织布7类产品制造企业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模板,让企业有章可循。同时,根据企业基础条件、存在的质量问题类别、提升需求,该局对“提升行动”的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质量提升梯度培育名单》,开展梯度进阶式整改提升;对每家企业的具体“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实施“靶向治疗”,实现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包装运输储存到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实施质量控制。如通过“靶向破题”帮助浙江捷高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年度产品合格率3%以上。
“全面+重点”,固本强基全流程提高。在11家试点企业均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基础上,兰溪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纺织行业质量总结分析会议,回顾总结质量管理体系导入成果,编制出台《兰溪市纺织行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规范〉实施、评价指南》,从领导、策划、质量、绩效、创新5个方面,提出纺织行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评价指导。
据了解,下一阶段,兰溪市市场监管局将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为依托,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综合性服务,建立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长效机制。目前,在纺织行业提升行动基础上,该局已着手开展塑料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行动,力争以点带面扩大推广,助推全市制造业转型提档升级、提速增效、提质扩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