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出击,冲锋“疫”线
——广西来宾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扫描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由于外地疫情的反弹,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秩序,但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舍小家,为大家,蓝衣披甲逆风前行,硬核出击,冲锋“疫”线,投入这场紧张、没有硝烟的、但有生命危险的疫情防控战,他们就是广西来宾市各级市场监管队伍,他们身穿市监蓝,头戴国徽,肩扛责任,用辛勤汗水和扎实兢业的工作作风及责任担当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市场监管人的初心和使命。
明确责任 强化落实
防控就是命令,监管就是战斗,“疫情”见勇者退。面对反弹的疫情,去年12月22日上午,该局党组马上召开全局中层干部紧急会议,认真贯彻学习传达国家、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关于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新部署。严格按照广西疫情防控新《十严格》有关规定,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制定《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立即又成立新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突出党建引领,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意识,采取“党建+联动+”工作措施,并抽调相关人员,以党员为组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组建10个工作检查组,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清单,落实工作职责,压实监管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到点,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廷新在动员会上,吹响全系统抗疫集结号,强调说:“正因为我们是新时代市场监管人,疫情防控显担当,越是艰难越向前,党员,要讲党性,讲奉献。干部,讲担当、讲责任,大家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共抗疫 勇当‘逆行最美市场监管人’。”至今,召开3次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
加强监管 不留“盲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场就是战场。动员会后,各检查组立即行动,开展对餐饮、食堂、宾馆酒店、商场、超市、集贸市场、药店、药业连锁公司、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销售等经营场所及联系社区开展全覆盖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不分节假日,不论白天晚上,不论日晒雨淋,命令一到,立即赶到,总是冲锋在疫情防控前沿阵地,每天用脚步丈量着本辖区的各个农贸市场和商超、经营点等疫情防控领域,用情、用心、用责任去督促各类市场主体落实防疫防控主体责任和疫苗接种等。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和广西疫情防控新“十严格”等政策;督促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馆、酒店、食堂、药店等经营场所对场地进行消杀、配戴口罩、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商品明码标价等;督促指导餐饮业,就餐使用公勺公筷、承办5桌以上宴席要报备和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督促药房(店)切实做好“四类”(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类)药品销售上传八桂药店智慧监管系统,发挥药店疫情防控“哨点”监测作用,要求药店第一时间上报异常信息,做到不漏报、不瞒报;督促药品医疗器械批发企业(零售连锁总部)、药店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存销售;督促生产疫情防控物资(医用口罩、额温计等)企业加大原材料储备生产,保证疫情防控物资供需。
织牢织密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网,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仓”监管,凭“三证一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八桂冷链通随附码)和“出仓证明”方可出仓,且做到“三专”“三全”(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核酸全检测、外包装全消杀、食品全追溯),监管仓从业人员每周至少一次核酸检测;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零售环节监管。经营者必须接种疫苗,做到“四不得”,即:没有检验检疫证明的,不得上市销售;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不得上市销售;没有消毒证明的,不得上市销售;没有“出仓证明”,不得上市销售;在社会上公布12315举报投诉电话,畅通涉及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投诉举报,做到投诉一到、立即赶到、快速处理等;协助联系的社区,开展外来人员排查和社区消杀活动等;“铁拳”出击,从严查处发“疫情财”违法行为,采取露头就打,从重从快处罚,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违反疫情防控管理规定的各类市场主体,情节严重,给予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去年12月22日至今年1月15日止,该市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5216人(次),检查集贸市场、超市、商场、餐饮、监管仓等2753家(次)、经营户5128家(次)、药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2371家(次),督促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开办者清洗、消毒1963家(次),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材料近万余份,召开超市(商场)食品生产企业等有关负责人疫情防控工作约谈会5次,立案查处涉及疫情防控案件1件,接到涉及疫情的投诉举报16起,办结16起。确保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底线防得住、守得住、守得牢,为人民群众构筑市场监管蓝色屏障,让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广西来宾市市场监管局 廖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