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汤阴县质量技监局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形成了产业化的农业生产格局,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显著提高,强筋面粉、肉鸡、食用菌、小杂粮等六大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竞争力增强的“三增”目标。
汤阴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农村人口占到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该县质监局与有关部门联手,把农业标准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来抓,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科学规划。该局紧紧围绕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对农业标准化工作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目的、分步骤加以实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小杂粮等各种农产品企业标准11个,其中小杂粮和食用菌标准上升为河南省地方标准,有力提高了汤阴农产品的知名度。在标准的制定上,他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把“绿色”、“无公害”作为主要控制指标,同时,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为当地乃至省、市有影响的农产品建立标准,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带动作用。
二是典型示范。根据当地实际,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目前,全县10个乡镇中已有9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其中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成立标准化组织55个,完成了小杂粮、食用菌、金丝垂柳3个项目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是健全网络,加强指导。在县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该局牵头组成了由县直各涉农部门、各乡镇有关站所以及农民技术骨干等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的农业标准化技术服务网络,实施动态管理,技术人员经常性地深入田间地头,对标准化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农民严格按标准要求操作。
四是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购置了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等检验仪器和设备,建立了食品实验室,采取定期检验与随机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证出产的农产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五是建立农资打假的预警机制和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巡查与专项打假相结合的方式,对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利益。
该局实施农业标准化以来,该县永达肉鸡等6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瓦岗小米等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A级食品认证,火龙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3个绿色A级农产品认证填补了安阳市的空白。先后被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基地县”,2006年底又顺利通过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的验收。
通过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全县农业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10家,总资产10.4亿元,年产值30亿元,主导产品20余个,基本形成面粉、肉鸡、饼干、木糖(醇)、蔬菜(食用菌)、中药材6大加工群体,促进农民增收2.6亿元,人均增收680元,仅无公害食用菌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就增加了105元。全县共有14项农产品获得无公害标准认证,9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依标生产,80%以上的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