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依法严厉打击“免费升级固话”诈骗行为

2025-09-02 14:57:29 中国质量报

□ 余明辉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警方接电信工作人员反映,市民刘阿姨家固话被装虚拟设备,频繁呼出。经查,此前刘阿姨接“电信客服”来电称可免费升级固话,随后有两人上门加装“白色配件”,它们实为VOIP虚拟设备,可将境外诈骗电话伪装成本地号。警方很快抓获林某等3名嫌疑人,查获多套设备。

(广州日报9月1日)

“免费升级固话”诈骗,不仅让消费者遭遇财产损失,还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为后续更多诈骗行为留下入口。此类诈骗频发,会严重损害电信运营商的信誉,破坏正常的通信市场秩序。打击这类新型电信诈骗,刻不容缓。

消费者要多了解常见诈骗手段,增强防骗意识,面对可疑情况和“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要多核实等。但应对这类诈骗,仅靠消费者防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协作,形成合力。

首先,电信运营商要主动作为。在本案中,刘阿姨接到自称“电信客服”的电话后,很快就有两名男子上门给固话加装设备。这一情况暴露出,电信运营商在用户信息保护上存在漏洞,让诈骗分子得以知晓用户信息并实施精准诈骗。同时,对于固话被加装虚拟设备出现频繁呼出等异常情况,也未能及时监测并提醒用户。这说明,电信运营商在技术监测和预警方面也存在短板。对此,电信运营商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技术投入,堵塞信息泄露漏洞,同时实时开展电信业务宣传,提升用户辨别力,及时发现并拦截异常呼出等可疑行为,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其次,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公安、电信、网信等部门都负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责任。在本案中,电信工作人员发现并向警方反映刘阿姨家固话异常后,警方才介入调查,反映出职能部门有时会处于被动应对状态。职能部门应更主动出击,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监测预警,加大对诈骗设备生产、销售、使用等全链条打击力度,形成强大震慑,遏制此类诈骗行为发生。

此外,社会相关方都要行动起来。“免费升级固话”诈骗之所以能够得逞,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信息差。为此,社区、学校、媒体等社会力量,应加大防骗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尤其是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和识别能力。家庭中,子女也要多关心老人,进行电信诈骗等相关信息沟通,提醒老人注意防范各类诈骗,帮助老人了解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

打击“免费升级固话”等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场需要各方参与的持久战。只有消费者、电信运营商、职能部门、社区、媒体等都积极加入到行动中来,编织一张防范大网,才能有效遏制此类诈骗,守护好公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