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修复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
川渝首例双随机抽查检查结果公示信息信用修复完成
本报讯 (姜 晓 记者谢 旺)近日,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对一家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结果公示信息进行了信用修复。这是川渝地区该领域信用修复首个案例。
8月5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和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川渝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结果公示信息修复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抽查检查结果公示信息修复明确了政策依据和工作规范。
据悉,上述公司在2024年双随机抽查中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8月21日,该公司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巴南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贯彻落实《工作方案》要求,持续提升“巴心助企·巴实服务”服务效能,第一时间主动对接,组织专业骨干力量开展信用修复审查。该公司通过登记的住所重新取得联系,符合《工作方案》明确的修复条件,当天经核准予以修复。
川渝地区首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公示信息信用修复案例的完成,标志着以往部分经营主体抽查检查结果呈现的负面信息虽已整改纠正,但由于无对应的信用修复规定,因而被长期公示,无法消除不良影响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川渝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规定,围绕“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的要求,将进一步创新扩展信用修复应用领域,填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公示信息信用修复空白,对支持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起到积极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