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质量基因”融入产业链全过程
福建省质检院深化质量赋能驱动福建制造向“福建质造”跃升
□ 陈 永 本报记者 江 岱
近年来,在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的统筹部署下,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省质检院”)以技术攻坚、管理筑基、认证护航三大举措为抓手,将“质量基因”深度融入全省产业链全过程,助力企业破解转型升级难题,推动“福建制造”向高附加值“福建质造”加速跃升。
立足全省83个县域、164条重点产业链,福建省质检院以前瞻视野布局高端检测能力,构建起覆盖产业发展全链条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该院累计走访企业1530余家,解决各类技术难题2460余个,切实以质量动能驱动产业优化升级。为强化技术协同创新,该院与宁德时代、闽都创新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清源创新实验室等重要创新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新能源电池、新材料、芯片、氢能源及未来显示技术等前沿领域,共同开展检验检测关键共性技术和仪器设备的联合攻关,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该院还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填补了区域高端检测能力的空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了“家门口”的权威认证通道,显著缩短产品研发与上市周期。
同时,福建省质检院主动对接链主企业需求,首次跻身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格供应商目录;为福耀玻璃汽车玻璃控制器成功破解EMC电磁兼容测试难题,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有效扫除其进军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在标准引领方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推动国家标准外文版《装修防开裂用环氧树脂接缝胶》全球发布,为福建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坚实的标准基础。
在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方面,福建省质检院聚焦小微企业数量多、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问题,推动质量管理从“事后纠偏”向“全链预防”转变,系统性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在竹木产业重镇政和县,组织3期培训,覆盖48名企业技术骨干,指导龙头企业福建省祥福工艺有限公司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形成15项标准化作业文件,使产品交检合格率提升4.5%。在水暖卫浴产业,连续第6年在南安市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累计服务企业34家,举办专项培训50余场,成效显著。由该院牵头编写的《五金水暖卫浴行业企业质量管理核心过程实施指南》成为福建省唯一获市场监管总局评定通过并向全国推广的行业质量管理指南,在行业内树立起“东南标杆”。在特色农产品领域,推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柘荣县3家太子参龙头企业深度落地,并为30家相关企业提供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助力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生机。
为助力闽企更好融入全球市场,福建省质检院积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着力破解企业出口面临的认证壁垒。通过与国际权威认证检测机构合作,探索建立“一次检验、多国通行”的互认机制,有效降低企业跨境检测成本。针对欧盟市场准入要求,该院已累计为5家福建企业签发LED显示屏、打印机等6类产品的CE证书11张,助力产品顺利进入欧洲市场。更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质检院成功入围“亚马逊”首批中国玩具出口欧盟白名单,成为全国仅有的15家机构之一,为福建玩具企业出海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本地化服务平台。在国际合作方面,携手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协助一家人机界面产品企业通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认证;首次联合全球十大船级社之一的意大利船级社(RINA),助力厦门艾拓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船舶领域认证的突破性进展。此外,为服务“一带一路”共建,福建省质检院为省内多家电动机出口企业精准出具18份国际认可的能效测试报告,覆盖南非、埃塞俄比亚等重点市场,推动相关企业出口订单平均增长12%,以专业服务助力“福建质造”走向世界。
从技术突破到管理提升,再到国际认证护航,福建省质检院正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服务,持续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质”动力。
【市场监管科技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