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任务 提能力 摸线索 见实效
新疆持续推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
本报讯 (黄 越 记者刘松瑶)今年4月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紧扣“六讲一争”,运用“一二三四”工作法,持续推进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
一个“方案”定任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印发《自治区市场监管领域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无照无证经营4项整治任务,明确全面开展生产销售环节排查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等9项主要措施,统筹部署推进该区专项行动。
两个“指引”提能力。该局制定实施《食品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 周排查 月调度”风险防控机制指引(试行)》,督促指导食品销售企业规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该局还通过制定实施《自治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指引(试行)》,从主体资质、生产经营过程管控、食品广告监管等9个方面,逐一列明常见问题、行政处罚依据等要素,指导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提升日常监督执法能力。
三种“手段”摸线索。该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线索征集公告,通过12315投诉举报平台接收处理涉及假冒伪劣食品群众投诉举报线索166件。该局还深化线上监测排查,专项监测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7家,入网食品经营主体1083家,食品类广告9600条次,发现并核查处置线索194条。此外,该局加大监督抽检力度,以食用植物油、调味品、肉制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排查风险隐患,针对农村地区完成监督抽检15658批次。
四个“强化”见实效。该局强化日常监管,检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者30526家次,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3712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137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179件。该局强化督导检查,组建专项检查组,对9个地(州、市)48个乡镇的104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级开展现场检查,督促闭环整改问题隐患341条。该局还强化示范引领,探索建设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试点,优先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突出的片区,聚焦高频问题品类,遴选并打造示范点位358个。此外,该局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乡村巴扎日开展“你点我检”等食品安全相关活动,结合驻村工作队和“民族团结一家亲”入户走访活动,进行高频次、针对性宣传,共开展宣传活动105场次,发布消费提示158篇,持续提升宣传覆盖面和接受度。
据介绍,截至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共检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者2834家次、食品销售者26571家次、农村地区农贸(集贸)市场1121家次、其他生产经营主体9251家次,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3712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137份,开展行政约谈6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