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推动服务贸易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5-08-29 14:04:51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3.9万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服务出口1.7万亿元,增长15%。服务出口在对外贸易总出口中的占比达到11.5%,比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曲折前行的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服务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的非实物商品的服务提供与交换,主要包括运输服务、商业服务、通信服务、教育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娱乐文化服务等。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内容更丰富,具有其他贸易活动难以比拟的催化剂功能,是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曾指出,全球经济需要“基于服务贸易”的“再全球化”。WTO的数据显示,近十几年,全球服务出口年均增长4.9%,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货物贸易。随着经济服务化和贸易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我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高水平开放和建设贸易强国目标,我国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推出一系列促进政策,包括《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统部署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随着政策利好不断释放,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对于引领贸易结构升级、支撑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服务消费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3.86万亿元增长到7.68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6%,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中国同期货物贸易增速。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二位。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正处于创新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新型服务贸易增势强劲。近年来,我国在入境通关、来华免签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旅行服务贸易快速复苏。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下,我国服务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以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着力打造高水平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平台,如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聚焦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和数字贸易等重点领域,以制度型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我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深化服务贸易合作内容,服务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服务贸易持续呈现稳健增长势头。然而,受服务行业结构发展不均衡、规则标准与国际经贸规则存在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准入存在限制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水平有待提升,服务贸易长期逆差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平台之间协同联动不足等方面。

为顺应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新格局、新趋势,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再提速,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平台的引领作用;加快制定服务贸易领域标准,加强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的对接和规制的协调;以跨境电商为先导,持续推进贸易营销、设施、单据、结算等方面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以新型数字服务出口为重点,加快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型贸易;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进一步放大免签政策效应,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来华旅行消费,带动更多优质服务出口。

【观象台】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