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居家适老化产品分类与编码》团体标准发布

2025-08-28 12:22:37 中国质量报

推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居家适老化产品分类与编码》团体标准发布

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居家适老化产品标准交流会上获悉,《居家适老化产品分类与编码》团体标准已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正式发布,意味着我国居家适老化产品团体标准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据介绍,该团体标准确立了居家环境下适老化产品的分类原则,给出了居家环境下适老化产品的分类与编码,适用于居家适老化产品的识别、选择、购买,也适用于政府及相关机构对这类产品的统筹规划、监督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但不适用于室外适老化公共设施及产品。

该标准明确,居家适老化产品是指适应老年人居家使用,具有安全、便捷、舒适、健康等特性,能够提高老年人自主生活处理能力,或者减轻家庭照护压力的产品。居家适老化产品的分类坚持适配性、相关性、扩展性和协调性原则。根据这4项基本原则,居家适老化产品的分类方法采用线分类法,兼顾产品功能、用途及使用场景,逐次分为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3个层次。居家适老化产品的编码方法采用层次编码方法,代码分为3层,每层为2位代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共有6位代码。

作为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辅具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康复辅具质检中心高级工程师郭欢认为,该团体标准的实施将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明确发展方向;简化消费者选择流程,提升生活品质;凝聚社会多方合力,推进适老事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老年人占比现已超过21%,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4000万,居家养老需求激增。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适老化家居产品市场规模达1820亿元,同比增长28.6%,预计2025年突破3000亿元。

适老化家居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的同时,也存在供需矛盾。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超70%老年人存在居家改造需求,但仅12%家庭完成系统化改造,“活力老人”(60—75岁)更关注智能产品,失能老人刚性需求集中于护理设备。天猫家装的数据则显示,市场现存产品中,非标产品占比65%,仅35%通过专业检测;企业分布呈现“小散乱”特征,80%为中小厂商,缺乏研发能力。

“结合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抽查数据及行业调研情况,适老化产品行业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功能设计与适老需求严重脱节、标准缺失与更新缓慢等乱象和痛点。”中国标准化协会家居建材质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妍玥认为,当前我国适老化标准体系以“240+项国家标准为基础,团体标准为创新补充”,覆盖场景从硬件安全扩展至智能交互与生态服务。未来5年将聚焦标准落地效能与产业国际化,进一步响应“银发经济”政策需求。

据了解,中国标准化协会家居建材质量专业委员会正以《居家适老化产品分类与编码》团体标准为通用基础,选取智能纸尿裤、智能床垫、智能床、功能沙发、智能坐便器等产品开展适老化产品标准评价与标准制定工作,正在研制《居家产品适老化评价规范 智能门锁》《居家产品适老化评价规范 电动晾衣架》等多个团体标准,旨在构建符合国情、可落地的适老化产品标准体系,助力产业升级与老龄化社会需求适配。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原一级巡视员徐长兴在交流会上表示,加强适老化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是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