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守初心 铸匠心 共创新——解析山西忻州人大代表履职答卷上的“质量”关键词

2025-08-28 13:10:12 中国质量报

守初心 铸匠心 共创新

——解析山西忻州人大代表履职答卷上的“质量”关键词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在山西忻州大地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大代表: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同样深耕质量;他们岗位各异,却同样以匠心履职。从车间到田间,从社区到企业,他们将“质量”融入代表职责,以实干诠释担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8月11日至15日,中国质量报记者跟随“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走进忻州,感受人大代表履职背后的质量担当与为民情怀。

拥有18年陶瓷生产经验的全国人大代表、山西高陶瓷业有限公司质量控制员范银莲从基层质检岗位成长起来,深知质量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她严格把控陶瓷产品的尺寸精度与釉面装饰质量,确保产品优等率稳定在90%以上,让一批批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的产品走向市场。她带领团队引入全自动成型线和自动喷釉机,通过智能化设备将产品缺陷率控制在3%以内,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她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陶瓷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的光彩。

山西省人大代表、忻州市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世元,以质量为核心推动农业转型,其履职之路紧密围绕提升产品质量、构建产业标准展开。他在有机玉米种植产业方面,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全程可追溯,提出土地集约化经营建议,推动忻州试点“千亩连片”流转,打破“巴掌田”困局,为实现统一有机标准和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他还引入油菜花绿肥种植,既提升地力,又通过农旅融合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在他看来,“土地是命,良心是肥”,唯有扎根本土、坚守质量,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从一名普通化验员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人大代表芦爱萍用20余年深耕沙棘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质量提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山西山阳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质量负责人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她直面产品线单一的瓶颈,带领团队研发出沙棘籽油抑菌剂、口服液、压片糖果及冻干果粉等1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0余件。这些创新产品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更大幅提升了沙棘原料价格,使以往“烂在山沟的酸果果”变成农民手中的“金豆豆”。

作为忻州市人大代表、宁武县西马坊乡夥和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东喜始终将提升乡村发展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和推动产业优化作为履职核心。围绕环境质量提升,他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制定系统整治方案,带领村民拆除危旧房、整治残垣断壁,推进垃圾清理和河道治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在产业发展方面,他注重提质增效,组织考察优质养殖项目,引进白头萨福克、黑头萨福克等优质种羊推动品种改良,同时依托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家乐和民宿,促进农旅融合,为村民开辟稳定增收渠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忻州市人大代表、神池县合什得绿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谭振军带领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在胡麻油生产中运用物理压榨和低温冷滤等工艺,最大程度保留产品营养与风味,“神池胡麻油制取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企业获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2024年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还建成月饼及杂粮糕点全自动生产线,严控食品安全与品质,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神池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谭振军推行的“公司+农户”订单农业模式,稳定收购胡麻等农产品,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4个,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张秀珍虽已年过七旬,但精力依然旺盛。作为忻州市人大代表、五台县西米市社区党支部书记,她始终将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完善民生保障作为履职核心,先后发起“加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社区老年食堂”等10余项高质量建议,切实推动政策落地与问题解决。

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晓辰,以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和文化传承为着力点,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将非遗技艺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提出“让传统手工业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定襄县宏道镇24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达5000元。他自主研发数百种机械工具,推动木雕工艺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为传统非遗注入新活力。他通过博物馆陈列,与高校合作推广山西古建文化,探索“文化+产品”的创新路径,其创作的应县木塔、佛光寺东大殿等微缩模型填补行业空白。

山西省及忻州市人大代表、山西新聚星锅炉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二平立足企业实践与民生关切,将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与服务实效贯穿履职全程,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职责。他以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带领团队在设备制造、供热服务与资源循环领域获45项国家专利,制定燃气锅炉能效地方标准,企业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其个人获忻州市市长质量奖等多个奖项,彰显其在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方面的扎实成果。他负责的原平集中供热公司承担着600余万平方米供热任务,通过管理创新提升服务质量,践行“暖民心”服务承诺。

从一件陶瓷的精雕细琢,到一根玉米的有机种植;从社区服务的点滴改善,到非遗技艺的现代化传承……这些人大代表的故事,折射出质量变革的磅礴力量。他们以质为擎,履职为民,正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山西新篇章。质量是发展的根基,更是代表的答卷——在这份沉甸甸的履职记录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更是一颗颗跳动不息的为民初心。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