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青海畅通市场监管12315服务热线交民生满意答卷

2025-08-27 13:21:49 中国质量报

一条热线连民心

青海畅通市场监管12315服务热线交民生满意答卷

□ 张 辉 本报记者 何 可

实习记者 蒋函玉

“喂,您好!这里是青海省12315,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今年7月的一个午后,青海省西宁市市民张女士拨通了12315服务热线。

3天前,她在使用了从商场购买的防晒霜后,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商家却以“个人肤质差异”为由拒绝退货。12315服务热线话务员接到投诉后,迅速核实商家信息,启动在线消费纠纷解决“绿色通道”。仅用48小时,商家便同意全额退款并赔偿医药费,为这场消费纠纷画上句号。

这通电话背后,映射出青海省市场监管局近年来精心构建的全方位消费维权体系。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服务民生的“前沿哨所”,12315服务热线深度融合青海省地域特征,创新构建“接诉即办、全程追踪、源头治理”的闭环工作模式,让消费者在每一次来电中体会到市场监管的暖心守护。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海省12315受理服务中心受理咨询投诉举报8.7万件,办结率达到9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1.3万元。

“您好,我们这里有十多名来青游客通过网络预订酒店并支付费用,于当晚10时抵达酒店办理入住时,却被经营者告知未预留房间,导致游客陷入无处可住的困境……”今年“五一”节假期,12315话务大厅突发大量旅游投诉。值班人员迅速响应,10分钟内完成人员调度,并依托三级响应预案高效分流投诉,文旅、公安等部门同步介入。次日,涉事酒店被立案调查,游客合法权益获得妥善保障。这套高效机制源于日常千锤百炼:12315服务热线针对话务高峰、系统瘫痪、群体投诉等六大类21种突发场景开展专项演练,构建“情景模拟+实战演练”工作模式,同时创新首接负责制、紧急投诉熔断机制,确保重大诉求30分钟内启动处置程序。

多元化解渠道搭建起政民互动的“连心桥”。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局长接访日、12315开放日、角色体验等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参与。青海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现场接待来访群众,协调解决预付卡退费、物业服务纠纷等难题。“这种直接倾听我们的诉求,面对面沟通的方式特别好。”市民王先生感慨道。线下直面群众需求,线上服务全天候在线,青海省市场监管部门还创新打造“三位一体”诉求受理矩阵,推动211家企业加入全国12315平台,成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企业。2025年上半年,该省ODR企业受理投诉量占比达13.86%,纠纷和解成功率达90.36%,大幅领先全国均值33个百分点,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步入青海省12315受理服务中心,巨大的电子屏跃动着该省投诉分布热力图。大数据分析捕捉到某品牌家电投诉量激增,工作人员即刻启动靶向监管机制。市场监管部门迅即展开专项执法行动,力促行业整改措施落地见效。这是青海省市场监管局首创的“投诉预警—靶向监管—整改验收”全周期管理模式的鲜活写照。同时,依托AI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今年上半年,该局累计成功预警区域性风险隐患6起。对逾期未办结的投诉举报,该局实行纪委挂牌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感谢12315帮我挽回血汗钱!”消费者李某在回访电话中激动地连声道谢。去年家博会期间,她购买了两套总价1.7万元的智能马桶,出现问题后,因参展商系外地企业而一度索赔无门。12315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主动协助其申请法律援助,最终成功维权。这背后,源于12315服务热线实施的“三比三看”专项提升行动,即比响应速度,看群众满意度;比处置质量,看工单合规率;比作风纪律,看队伍纯洁度,以及配套建立的“好差评”闭环机制,持续驱动服务效能升级。在队伍建设上,青海省12315受理服务中心创新开展“沉浸式”培训——组织话务员深入企业生产线体验质量管控,赴法院旁听消费纠纷庭审,扎根社区参与矛盾调解实践,话务员的专业素养实现质的飞跃。资深话务员李秀云由衷地感慨:“处理消费投诉已从机械应答,转变为用心倾听、精准分析、高效受理的全链条服务。”

从一条热线升级为完备体系,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作为,青海省市场监管12315服务热线用实干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正如该省12315受理服务中心负责人所言:“消费维权工作永无终点,唯有接续奋斗的新起点。我们将持续擦亮这张民生名片,让群众的获得感底色更亮、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