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新职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5-08-26 14:18:27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第七批新职业,包括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装修管家、工伤预防咨询师、电子电路设计师等17个新职业,以及烧烤料理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景区营销推广师、家具生产产品质检员等42个新工种。

所谓新职业,并非新出现或新创设的职业,而是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但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新职业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与消费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向社会发布7批110个新职业,吸引了不少劳动者加入。

新增职业和新工种大多集中在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具有数智化、绿色化与生活化等特征。职业“上新”,不仅见证着社会发展的新活力,也映射出产业升级的新趋势。不断涌现的技术新应用、市场新需求,让广大劳动者拥有了更多的就业可能,从中也可以真切感受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新动能。

新技术不断进步,是催生新职业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我国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新兴技术推动出现大量数字相关新职业、新工种。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此次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还有之前发布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云网智能运维员等,都是在新技术浪潮中应运而生的。新技术落地应用,既创造着新的工种,也赋能传统职业转型升级。就业新赛道,往往就诞生于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的地带。

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深刻重塑就业市场,也成为孕育新职业、新工种的重要土壤。近几年,绿色转型、低空经济、健康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带动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职业。无人机是低空经济领域增长最为显著的赛道之一。随着无人机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相关岗位需求持续增加。此次发布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新职业,主要从事无人机群飞行路线规划、飞行计划与飞行任务制订、飞行现场管理等。该职业背后是物流、农业、测绘等行业边界的重构。这些职业让我们看到,技术进步不仅在改变生产方式,更在重塑职业结构与就业形态。

新职业既连接前沿科技、新兴产业,也贴近民生需求,而高品质需求拉动新消费,反过来带动新职业诞生。我国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正处于消费升级关键期。当前,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管理、精神文化、个性化服务等需求日益增长,消费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升级,一大批新职业便在更加细分的消费需求中拔节生长。此次发布的室内环境治理员、睡眠健康管理师、旅拍定制师等新职业、新工种,即扎根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集中于现代服务领域。新需求、新消费牵引新供给,让劳动者有了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

新职业和新就业形态不断出现,说明就业市场适应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从传统的固定岗位体系,向更加灵活、多元、高技能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型。对待新职业,不能只关注岗位变化,更要理解背后的经济逻辑、技术演进与社会文化。相关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不断细化优化社会分工,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职业的新陈代谢,折射时代的发展变迁。唯有顺应变革、完善制度、激发潜能,才能让新职业成为连接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桥梁,为劳动者托起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观象台】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