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东湖之滨新“链”曲——全国质量强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侧记

2025-08-26 14:16:27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东湖之滨,映日荷花别样红。夏秋之交,质量强链谱新曲。

产业一线,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提升、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突破、武汉锐科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自主创新,无不展现湖北省武汉市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生动实践;展览区里,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展板、一件件实物、一条条产业链,则展示了湖北省质量强链工作的阶段性成果……8月21日,参加2025年全国质量强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的嘉宾齐聚江城武汉,检阅质量强链最新成果,共享实践经验,共谋以质强链的美好未来。

以质强链 可圈可点

质量强链工作是服务大局、融入全局的必然要求,是畅通国内市场大循环的创新举措和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路径。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质量强链工作全面铺开,标志性项目牵引有力,地方实践有声有色,协同联动机制持续深化,成效明显、可圈可点。

“湖北省以质量强省建设为主线,持续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制度创新、要素协同、上下联动,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产业链质量体系化提升路径。5年来,湖北全省累计实施155个省级质量提升项目,省级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撬动地方各级配套资金超3500万元,服务企业6.52万家,解决质量问题3.96万个,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收超400亿元。”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世荣说。

“河北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工作安排,努力构建‘1+5+N’质量攻关体系,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6个,参与机构263家,完善质量图谱135个,解决质量问题1326个,有力推动质量提升。”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普增透露,河北省聚焦生物制造、光伏、医药、钢铁、氢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实施质量攻关项目426项,解决产业链质量共性问题1170个,企业个性化问题156个。

“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链工作部署要求,紧扣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部署,着力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以走在前列的姿态全力推进质量强链工作,助力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高地。”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章一文表示,浙江省突出省市县联动保障,以创新联合体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今年省级财政投入2000万元,各地市政府财政投入7900余万元,部署各级质量强链和质量技术攻关项目214个,联动参与链主企业61家、链上企业3434家、科研院所122家。

“重庆市坚持以质为本、以链为纲,锚定重庆市委提出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质效双升’,通过搭建平台汇资源、凝聚合力强保障、项目牵引解难题、以链带面促升级,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56个,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为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提供有力质量支撑。”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忠于说。

鄂冀浙渝四省市的质量强链成果是全国质量强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缩影。2024年以来,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超过4200家链主企业、25万家链员企业、4800家赋能机构参与,实施重点攻关任务4271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18254个。

融合创新 共创未来

“链主引领、链员跟进、供方协同”模式,让质量要求沿着产业链高效递进;“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引领链主、链员企业和项目单位、技术机构等一起画好“同心圆”,齐奏“交响乐”。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瑞继保”)总经理李九虎介绍说,南瑞继保是电力保护控制、智能电力装备和工业过程控制行业的领军企业,作为国家新型电力装备(智能电网)集群的链主企业,南瑞继保积极参加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链行动,编写《江苏省智能电网质量联动提升方案》,系统梳理了产业链共性技术问题并制定行动方案,提炼形成了“创新引领—质量协同—生态共进”的产业链跃升模式,带领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我们公司是国内商用车桥的标杆企业,处于汽车产业链的中游,深耕商用车桥领域40余年,服务200多家链主企业。”工程机械产业链链员企业代表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盛车桥”)总经理胡万良分享了他们“链主领航、数字赋能、政企协同”三维聚力共铸商用车质量强链的实践经验。“质量是产业链竞争的根基,更是迈向新质生产力的桥梁。方盛车桥愿与各方携手,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共同书写中国商用车产业链‘以质取胜’的新篇章。”他说。

“量子信息是重大颠覆性创新领域。2024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在罗文局长亲自谋划推动下启动质量强链专项,设立‘量子信息产业检验检测与质量标准提升’项目,就是要通过构建完善量子领域质量基础设施,更深入发挥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任务承担单位之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飞表示,该院以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标准战略谋划、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研制和首台套检测评定等工作。

“2024年以来,我院承担了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链专项(一期)‘电动汽车超充技术和设施规模化产业化质量基础提升’以及‘工业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件质量提升’两个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并承担攻关任务4项、参与3项。”技术机构代表、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泽华分享了其支撑质量强链向纵深推进的主要做法:深入调研产业链质量状况,“一链一策”制定提升方案;沿链绘制质量图谱,明确质量提升目标、路径和措施;立足现有条件,积极参与关键质量问题攻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推动质量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不仅需要链长、链主、链员等产业链各方的协同推进,也需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分工协作。市场监管总局在此次会议专门发布了首批21个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既有机器人、脑机接口、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和未来产业链,也有纺织服装、工程机械、煤化工等传统产业链,27个省(区、市)市场监管部门参与,创新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共同开启质量强链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