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河南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效能

2025-08-25 13:42:56 中国质量报

建“三双机制” 赢群众口碑

河南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效能

□ 孙海强 袁 峥 本报记者 孙中杰

“上午交开办餐饮店材料,下午就拿到了证照。”近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快餐店老板李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2022年以来,漯河市市场监管局以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为突破口,创新“三双机制”——服务与效率双轮驱动、监管与信任双向协同、监督与教育双线融合,将行风建设转化为惠民实效,实现监管力度与服务温度的平衡。李芳便是这一机制的受益者。

双轮驱动:服务与效率同频共振

政务大厅叫号减少、群众指尖操作增多,这源于“线上+线下”双服务体系融合。商户李敏将店铺跨区迁移,通过“商事登记+电力变更”联动平台,20分钟完成执照地址变更与电表过户。“以前跑两部门排队大半天,现在刷手机就办了。”李敏高兴地说。据了解,目前,“漯河市市场监管服务指南”小程序,已服务3000余家商户。

在“一件事综窗”改革下,餐饮店开办从5个工作日缩至最快1天,常规业务按时办结率100%,市场监管窗口连续9个月蝉联漯河市政务服务效能榜首;442条惠企政策梳理成“爱心菜单”,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以前自己找政策,现在系统直推,现场核查比之前快3天。”经营户王立平感慨道。

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还建立“容缺受理”负面清单,界定38项核心材料;创新“精准帮扶+审管联动”机制,食品生产企业现场核查一次通过率从65%升至90%;推动新版“企业码”全国互通;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扶企业1069家次、解决问题398件。漯河市每万人经营主体拥有量1918户,连续6年居河南省第一位,经营主体总量3年增长47%。

双向协同:监管与信任共生共长

在漯河市某超市,市民王阿姨扫描西红柿旁的二维码,查看种植基地、检测报告。“买菜前看‘病历’,买着踏实。”王阿姨说。

这源于市场监管部门“严管+厚爱”的监管哲学——对接种植基地与超市,搭建“订单式”直供桥梁,让消费者告别“盲盒式”买菜。

外卖骑手小张负责监督的27家商户后厨,实时可见。“可视化倒逼卫生环境提升,送餐更放心。”小张说。

截至目前,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平台推动2705家餐饮单位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相关投诉同比下降42%。

该局还将餐饮单位按风险分级,对高风险单位进行严管、低风险单位实施“承诺制监管”;联合财政部门制定政府采购公平竞争审查指引,以26项“负面清单”规范公平竞争行为,同时智慧平台对7698份文件进行“体检”,拦截21条不合规条款。该局秉持刚柔并济的执法理念,推出56项免罚、11项减轻处罚清单;通过“五位一体”信用分类监管,为2.1万余家经营主体画像,A类企业享检查减量、融资优惠等政策,实现监管与活力双赢。

双线融合:作风与口碑相向奔赴

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科长走流程”活动,让32名科室负责人以群众视角体验办事全流程,结合28名行风监督员收集的意见,梳理堵点并落地40项举措。同时,构建“监督+教育”制度闭环,通过8个行风监测点实时捕捉异常,开展2206人次警示教育、30场“沙澧讲堂”业务培训、178人次廉政谈话,筑牢思想与纪律防线。

近3年,漯河市市场监管局两次在河南省行风建设会上作典型发言,2025年廉政工作经验在漯河市推广,多项实践入选上级案例,2024年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领导班子考核成绩连年优秀。

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东升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深化行风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优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打造数智监管平台,推动行风建设从阶段攻坚迈向长效治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

(责任编辑:陆明)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